张掖市甘州区发展肉羊产业促农增收亮点扫描
中国甘肃网6月26日讯 据中国张掖网消息 养羊对于农民来说司空见惯,但是,如何把肉羊养殖培育发展成为促农增收的富民产业,这并不容易,然而,甘州区却做到了。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该区把培育主导特色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核心任务,大力发展肉羊养殖业,围绕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养殖和破解资金难题等方面聚焦发力,在加快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步伐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民发展肉羊养殖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
花寨乡滚家庄村地处祁连山浅山区,这里的农民一直有养羊的传统,但受资金、市场、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养羊业一直处于家庭“副业”的边缘状态。近年来,随着肉羊市场行情的持续攀升,滚家庄村致富能人周梁却从中发现了商机,靠着多年经商的资金积累,他于2011年投资成立了文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通过‘投母还羔’的发展模式,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养殖资金难题,也为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找到了出路。”周梁如是说。据了解,周梁所说的“投母还羔”是指合作社根据养殖户发展实际投放基础母羊,养殖户向合作社出具每只母羊2000元的现金借据,养殖户在三年内向合作社返还毛重在20公斤以上的羔羊4只作为每只母羊成本回报,投放的基础母羊及繁育的羊只归养殖户所有。
该村二社的周英就是“投母还羔”模式的受益者。2012年5月,文钰养殖合作社为他投放了100只母羊,两年间,他不但向合作社返还了270只羊羔,每年还有五六万元的纯收入,目前他的肉羊存栏量已达200多只。
“对于我们这些缺资金的养殖户来说,这样的模式真的很划算,养殖成本低、经营风险小、经济效益好……”说到“投母还羔”模式,周英赞誉有加。
在文钰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今年,花寨乡7个村推广了“投母还羔”模式,有力促进了全乡羊产业发展,至目前,全乡肉羊存栏量已达2.8万只,户均养羊收入达5000多元,占农民收入的30%以上。
“合作社不但出面担保为我们贷款,还高于市场价回收羊羔,一只羊羔就要多卖60多块钱,这样的好事真不多见。”甘浚镇工联村农民康吉明笑着说道。去年年底,康吉明经工联村佳昊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向邮储银行贷款10万元,从山东购进了70只小尾寒羊,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产羔40多只,光是卖给合作社的羊羔就收入了1万多元。
由工联村养殖大户安吉儒创办的佳昊养殖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依托张掖恩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市场”的模式,出资引进优质母羊及种羊,根据每户不少于30只的养殖标准,农户通过公司担保贷款后,向公司购买母羊和种羊,并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养殖合同,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疾病防疫和饲料供应等服务,在羔羊体重达20-25公斤时以高于市场价1-2元的价格回收。至目前,佳昊养殖合作社良种羊存栏量已达3000余只,其中,基础母羊1700多只,带动发展养殖大户42户,为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200多万元。
工联村党支部书记王建红告诉记者:“农民发展肉羊养殖,前提是要有资金保障,关键是要与市场对接,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无疑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农户提供了资金保障,也降低了养殖风险。”
“要不是区上领导给我投放那两只母羊,哪能有现在这么好的收入?”三闸镇草原村农民陶多昌乐呵呵的说道:“家里现在已经有26只羊了,前几天我还卖了4只羊,养羊收入好着哩!”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草原村将养羊业确定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的支柱产业。2013年10月,在双联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区畜牧局为草原村投放了100只优质种羊,帮助该村养殖户改良品种、壮大规模。村上通过前期入户走访调查,按照“双联”困难户每户2只母羊和存栏30至100只的养殖户1公1母、存栏100只以上肉羊的养殖大户2公2母的分配标准制定了分配方案,将农户随机编号、种羊随机编号,通过现场随机抽号的方式将100只种羊分配到户,全村受益农户达到45户,其中“双联”困难户20户,陶多昌就是其中的一户。
至目前,草原村羊存栏量达3000多只,培育发展养殖大户49户,“两户”认领能繁种羊带动29户养殖户发展羊产业,领养和代养的100只能繁种羊已繁殖羔羊110多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6万余元。
在甘州区委副书记徐万福看来,草原村“养羊基金”的设立,不但让养殖农户吃上了“定心丸”,打消了双联户“不敢养”的后顾之忧,又增强了养殖大户“放心养”的信心和决心,对于贫困村发展肉羊产业发挥了很强的带动力和影响力。(郭登通 张恒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