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小记
从兰州出发去瓜州省亲,摇摇晃晃,坐了趟慢车,为的就是把河西走廊看得更加清楚。这条路张骞走过,玄奘走过,如今,我又乘着火车追寻他们的足迹,这列日行两千余里的大家伙,足以让我在速度上藐视古人,而同时,又在意志上被古人藐视着。现代文明让我省去了风餐露宿,厚厚的铁皮却让我无法享受到初春温暖的阳光,无法呼吸到凌烈却又清新的空气。
如出一辙的荒凉不断安抚着我的睡眠神经,我突然想起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位武林高手,他在单调的沙漠中跋涉,能够睁着眼进入睡眠状态,遇到敌人,永远都是以逸待劳,这应该是金庸老先生对单调乏味的沙漠旅途之另一种表达吧。
待我一觉醒来,已是华灯初上,瓜州就在眼前,街道干净整洁,节日的彩灯挂饰还未撤去,为这座坐落在戈壁滩上的小县城增添了不少光彩。马路很宽,行人很少,少有高楼,处处都能体现一种娴雅静美,中心街区不失繁华,却也不噪杂。春寒犹劲,我不得不匆匆入住宾馆。或许是路途劳顿,或许是这座沉寂在沙漠上的小县城本身的宁静感染了我,很快我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急急忙忙打听张芝纪念馆的去处。是的,此次瓜州之行,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拜谒张芝这位书法之神的。出租车司机很友好,几分钟的车程和我聊了不少有关张芝纪念馆的事情。原来,张芝纪念馆是瓜州县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的核心,整个产业园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1.6亿元,2009年奠基开工,严格按照东汉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建设。产业园以草圣张芝为主线,以中国书法发展、演变、传承、创新为背景,以山水、园林、殿堂、雕塑、碑刻为手段,是中国西北第一座以书法艺术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是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具体体现。占地4300平方米的张芝纪念馆藏有2012年举办的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的297幅作品……
出租车司机侃侃而谈,说起张芝纪念馆几乎如数家珍,言辞间无不洋溢出自豪之情。
当张芝纪念馆真正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禁被其恢弘的气势所折服。正门巨石矗立,背面苏体阴刻纪念馆建设始末,书法丰腴妩媚,却又不失工稳大气。拾级而进,远远便见高大的张芝雕像栩栩如生,其神情飞扬,似在执笔劲书,偶能感觉笔下或风沙滚滚,或晴空万里,雕像后不远,是纪念馆主体,二层仿汉代建筑朴拙宏大,肃穆典雅,与殿前雕像和周围走廊相得益彰。更令人惊叹的当属雕像前几十米的青色大理石走道,其上字大如斗,刻的是张芝《冠军贴》节选——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处耳。关于《冠军帖》的书者,今古诸多学者都认为是张芝,然而,也有人认为是王献之、怀素、张旭等人,可谓是见仁见智。金代学者、书法家赵秉文云:“君不见,长安城中永宁里,玉轴牙签散城市,流传人间知几姓,墨蠹老蛟蟠不死。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大令冠军字。呜呼,真赝久不辨,咄咄逼人皆李卫,至今《淳化》二王帖,多是唐人所临硬黄纸。想当盘礴下笔时,睥睨九原呼欲起,以灯取影见面腼,心知不言识形似,长沙无人吴郡亡,后来作者不到此,何必更问当年谁,吾言久矣经平子。”先生此言,多少带些无奈之情,然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又“何必更问当年谁”呢?不论是张芝,还是学者们所提及的王献之、怀素、张旭,他们的地位和成就,应该都不会辱没了《冠军帖》。
如今,这旷世之作被深深镌刻入草圣故里,牢牢镶嵌在草圣脚下的大地之中,时刻体会着瓜州这片热土的温度,见证着这里的风霜雨雪,也必将在今后的日子里见证着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
再次回眸,瓜州县城已渐远,这贫瘠的戈壁,到处都是砂石的颜色,瓜州的出现,如同幻影,而她,却又这般真实地存在着,就像西行旅途中的一座驿站,默默无闻,却又如此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