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元大山深处一盏不灭的明灯
王德元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从西固区金沟乡政府出发,沿着一条柏油山路约半小时车程便到了杨家咀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杨家咀小学在公路的东侧,正在改造。王德元代课的学前班已经放暑假,但他并没有闲下来,给其他的老师“打下手”。他跑出跑进,总是乐呵呵的。简陋的教室里传出阵阵读书声,在七月晨曦的空气中传播,这是山区的希望。而王德元就是这希望的托掌者,是大山深处一盏不灭的明灯。人们常把教育称为“根的事业”,那是因为教育事业是不易的,它不仅意味着无闻与付出,还要求淡定和执着!自从1978年王德元同志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多年来,王德元老师一直坚信身正为范的道理。他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他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用自己良好的品行默默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用无声的语言感化学生。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方面爱生如子。
每学期开学,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及时领到崭新教科书,王德元老师总是自己不辞劳苦推着自行车把教材从二十多公里的山路运回学校。实在太多了,就让家长帮忙一起背。因此每学期开学前,在通往杨家嘴的山路上总能看到王德元吃力地推着教材的感人场面。这样一背就是三十年!这些年来,在这条山路上王德元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杨家嘴学生手中的教材浸透着王德元辛劳的汗水。
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造就了他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与和谐意识。王德元作为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学生就像他自己家的孩子一样亲,学校就像他自己的家一样。他多年来为学校义务值班,利用中午时间为学校劈柴,早上帮学生生火、扫地,打扫校园,冬天扫雪,遇到下雨下雪天他总是要护送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回家。近几年,杨家咀小学新分配的年轻教师很多,由于路途遥远,分去的老师都要住校。王德元对他们关怀备至,尤其是冬天,他帮助老师们生火,并讲解预防煤烟的相关知识,还要帮助老师们打水。有时候老师们没有饭吃了,他会带着老师们去他家吃饭,待年轻教师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1990年左右,由于学校用水非常困难,王德元老师与村上多次协调后筹集资金500元,在学校挖了一口水窖,靠集雨水解决学校的用水困难。如今仍在使用。由于位置环境因素,学校改建时厕所布局不合理,上厕所必须出校门穿过马路,给师生安全与学校管理带来不便。在学区的支持下,王老师发动家长利用国庆长假改建了厕所,他自己自始至终又当民工又当监工。等厕所修建好了,王德元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王德元不仅是一位好老师,还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热爱公益事业,乐于服务。走在田间路上或附近村社的路上,遇见石头、玻璃等物,他就坚决要捡掉,以免给行车造成不便。在冬季下雪后,村上有些路给行车带来不便,他就利用闲余时间扫雪,让来往车辆行走方便。
三十几年的风霜雨雪,王德元老师一直与苦同行,与乐相伴。他先后荣获“优秀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等称号。他挚爱教育事业,他让“根的事业”得到了升华,让“根的事业”彰显灿烂的光辉。他就像大山深处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山村学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