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红牛奔小康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平凉市崆峒区花所天源牧业规模化养殖小区,一栋栋高标准单列式牛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10几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粉碎青贮玉米秸杆。天源牧业公司经理郭凯告诉记者,现在育肥的450头肉牛即将出栏,今年已出栏1200头,实现利润260万元。
此前,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在检查指导崆峒区工作时指出:“天源牧业公司的养殖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养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样板”。
近年来,崆峒区以建设全省最大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要求,建龙头、抓基地、扩规模,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区域化推进的发展格局,肉牛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2013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了39万头,出栏达到22万头,肉牛总产值达到5亿元,人均肉牛养殖收入达到13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6%。“平凉红牛”已经成为全区50万群众发家致富的响亮名词。
抓基地:引领产业集群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项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崆峒区的肉牛产业同样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小群体到大规模的艰难“爬坡期”。
崆峒区为了加快推进全区肉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采取政策引导、项目扶持、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全力加快肉牛养殖场(小区)建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认真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加快肉牛产业重点乡镇、专业村社、专业大户的培育。至2013年底,全区已建成万头牛乡12个、千头牛村65个、百头牛社350个,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3310户。建成规模肉牛养殖场(小区)91个,创建省部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5个、市级示范场22个,发展肉牛养殖公司11个,专业合作社44个。
转方式:秸秆转化促循环
“养殖规模上去了,如何进一步提升肉牛科学化养殖水平,推进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让老百姓赚到更多的钱才是硬道理”。崆峒区畜医局局长闫伟说。
崆峒区坚持把秸秆转化利用作为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种好玉米养好牛”的思路,在积极发动群众种植全膜玉米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抓好玉米秸秆转化利用,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强农机具配备和青贮窖(池)建设;以培训和宣传为抓手,组建专门的青贮服务队,逐乡逐村逐户逐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群众严把“青、碎、实、满、严”五道操作关口,扎实做好窖贮、袋贮和堆贮。近三年来,全区每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2万亩以上,青贮玉米秸秆30万吨以上,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走出了“秸秆—养牛—牛粪—有机肥”和“秸秆—养畜—沼气—果菜”循环利用的新路子。
建龙头:延伸链条增效益
“不离土来不离乡,脱下农装换工装。门口开起新工厂,在家就能奔小康。”这是崆峒区很多老百姓都会说的顺口溜。
崆峒区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做大做强全区肉牛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凯沣、景兴、伊通等肉牛加工龙头企业23家,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生化制药等6大门类,年销售总收入达到8.9亿元。特别是所生产的雅虎面革、牛肉罐头、凯沣牛肉等特色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王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