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牡丹香万里 ——兰州新区建成全国最大油用牡丹产业基地
四月中旬,记者来到兰州新区中川镇牡丹园,探寻牡丹的芳踪倩影。登高而望,满山绿意盎然,遍野牡丹成阵;走近细观,枝丫间花蕾初露,密如繁星。
“西北气候寒凉,等菏泽牡丹、洛阳牡丹开过了,5月中下旬,丝路古道上的中川牡丹就盛开了。到那时,满山遍野姹紫嫣红,香气能醉倒人。”园区人员说。
丝路古道上的兰州新区,发展壮大甘肃特色牡丹种群,紧盯油用牡丹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开发油用牡丹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已建成西北最大的牡丹园和全国最大的油用牡丹产业基地。
荟萃名贵品种“花神”“花王”争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自古以来,牡丹就是艳冠群芳的“花王”“国花”。甘肃牡丹的原种是紫斑牡丹,数千年来已形成独特的牡丹种群。古丝绸之路,是中国牡丹最早移植到国外的通道。
丝路古道上兰州新区的牡丹园,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建设中具有可观的优势,也为甘肃牡丹“走出去”“引进来”打开了世界之门。在兰州新区培育扶持下,始创于1993年的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牡丹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体,成功建立了西北最大的牡丹园、中国北方油用牡丹研发培训中心、甘肃中川牡丹研究所、中国西北牡丹芍药基因库、甘肃牡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牡丹园里,暗香浮动,名品荟萃。园中一隅,雕有花纹的砖瓦围砌成一小园子,园中央一棵树,枝杆苍遒,植株高大,约3.2米高,有7条粗壮的主杆,繁密的枝干伸向天际,绿叶吐露,红色的花蕾结满。“这就是树龄千年的‘牡丹神’,花朵红色,我们尊称为‘状元红’。这是我早些年从临洮山野发现的野生牡丹,根深2米,移栽到这里已经20多年了。”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潜龙说。
另一园内,看似一棵伟岸挺拔的树木,是园里的“牡丹王”。树龄已上百年,与“牡丹神”不同的是,“牡丹王”盛开白色花,花瓣基部是紫红色的色斑,这是独具特色的甘肃紫斑牡丹花种。“今年北方春季沙尘、雨雪天气多,中川这里气温低,5月中下旬才进入盛花期。花开时节,满院生香,养性怡神。”赵潜龙说着仿佛陶醉其中。
带领记者走在牡丹园的山坡沟洼,赵潜龙步态轻盈,丝毫看不出他已年届七旬,“每天在泥土里、花草间,闻着牡丹的气味,可能让人年轻吧。”赵潜龙调侃道。他与花草树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最早是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的工程师,退休后,潜心于牡丹事业已23年。说起牡丹,他侃侃而谈,言语中流露出对牡丹的无比热爱。
中川牡丹园多为甘肃紫斑牡丹品种,为落叶灌木。花蕊中心的花瓣均带紫色斑晕,而且植株高大,在全国众多牡丹品种中“鹤立鸡群”,有“牡丹王国中的巨人”之称。牡丹园培育了“墨紫含金”“红斑玉蝶”“玉壶冰心”“莲台”“中川红”等名贵品种。还有中原牡丹、日本牡丹等300多个品种,2000多亩的牡丹园,栽植牡丹约100多万株。
发展油用牡丹打造全产业链
“牡丹既适宜于观赏、绿化荒山,又能作为经济作物。栽种牡丹,不与良田争地,不与种粮争地,在荒山和退耕还林地栽植油用牡丹品种,成为当下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新兴产业。”赵潜龙介绍,牡丹浑身都是宝,牡丹根就是名贵的中药材丹皮。牡丹枝、叶、杆含有丰富的牡丹酚、芍药苷,可提取药物。最可贵的是,牡丹籽可以榨油,其油脂中含有а酸成分使其身价昂贵,油用牡丹产业成为目前国内外花卉品种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在多方支持下,赵潜龙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2012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现代化的牡丹系列产品深加工厂,用牡丹籽榨油、做精油,用牡丹花瓣做点心、生产化妆品、香精,用牡丹花蕊生产牡丹茶。他发明了7项专利产品,其中,新型冷榨技术生产的食用牡丹油所含的а亚麻酸含量高达49%,牡丹花蕊茶富含18种氨基酸和黄酮化合物。
当前国内外兴起的种植牡丹热,助推了油用牡丹产业迅速发展。根据《甘肃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省累计发展油用牡丹100万亩。中川牡丹公司积极推广油用牡丹品种,与天水、榆中、皋兰、河西等地合作,发展油用牡丹基地1万多亩。如果按中川牡丹公司油用牡丹籽每斤10元至15元的保护价收购,每亩地生产牡丹籽400多斤,亩收入约4000元至6000元。
全国各地纷纷派人来中川牡丹园考察、学习、引种、培训,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特别是新疆的棉花基地、东北的大豆基地,由于棉花、大豆比较价值较低,面临产业转型,意向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中川牡丹公司探索多种模式,发展油用牡丹合作关系,由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牡丹的基地,面积较小,直接收购牡丹籽;对牡丹种植面积大的基地,合作建立牡丹产业联盟,就地建立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生产线。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4万亩的油用牡丹基地,其中湖北襄阳建立了9000亩牡丹园,四川雅安建立了5000亩牡丹园、山西洪洞建立了4000亩牡丹园。由60多位专业技术团队组建的中川牡丹公司,每年派20多个技术人员至全国各地进行技术指导。
绿化荒山荒坡带动农民增收
正值春夏之交,牡丹园的山岭间,连翘黄花灿烂,丁香吐白,郁叶梅遍山盛开,光彩绚烂,怒干虬枝,野趣盎然。兰州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马骁介绍:“以前这里是永登县中川镇的荒山秃岭,引进牡丹园,栽植了圆柏、红柳、沙棘等绿化苗木和连翘等花卉灌木,牡丹是主打品种,目前年育牡丹苗6000多万株,远销北方寒冷地区的各大城市。”据悉,紫斑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可以在年降雨300毫米、零下30摄氏度低温以及盐碱土壤、悬崖峭壁环境中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中川牡丹是北方地区优良的绿化灌木,在东北地区试种,可耐零下43摄氏度的低温,不用人工采取保护措施可自然越冬。2005年以来中川牡丹公司成功建了长春牡丹园、沈阳牡丹芍药园、哈尔滨森林牡丹园、内蒙古鄂尔多斯牡丹园,打破了在中国长城以北不能栽植牡丹的历史。自1998年通过集装箱在天津港首次出口甘肃牡丹苗木至今,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并在丹麦、意大利建立了中国牡丹园。同时“走出去”,赴俄罗斯、泰国、西欧等国参加国际园艺博览会,赴上海、深圳、天津参加各项国际花卉博览会及高交会,进行宣传推介。
兰州新区也将牡丹产业作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产业,把移民点的宏昌新昌村作为试点,扶持100多户贫困户种植牡丹。农户少则三五亩,多则十几亩,已栽植500多亩。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公司为农户免费提供苗木、进行技术指导,育苗的农户每亩收入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