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筹集难“牛毛债”多——西部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调查

14.10.2015  12:41

  原标题:资金筹集难“牛毛债”多——西部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调查

  当前,一些西部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已成常态,影响到村级公益事业开展和公共服务供给。而我国尚未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农村大量民生需求仍需靠本就薄弱的村社集体经济。“没钱难办事”的尴尬,使不少村社短期内难以改变发展落后的面貌。

  管理不畅、改革滞后制约集体资产发展

  笔者在西部农村采访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有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不强,可处置、经营的资产总量并不大。

  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不畅,也影响村集体资产处置和经营的积极性。目前,多数的行政村是以村支“两委”代替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集体资产管理经营职能,村企不分,村支“两委”及村集体资产管理职能交叉。对村支“两委”而言,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公共管理服务等日常行政事务繁杂,盘活村集体资产未纳入村社干部的业绩考评,也没有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农村集体产权不明晰,使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和经营也缺乏政策支撑。

  爱恨交织的建设债

  我国农村一些村社要维持运转、开展建设,不同程度都出现了一些负债,这些小而散的“牛毛债”,就像一面镜子,直接照出当前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窘。

  近期,笔者先后走访10多个行政村,发现这些村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债务负担,问起债务来源,其中一个原因还是农村建设负债。有的村社道路硬化,政府财政一般每公里补助50多万元,而实际建设成本一般都在70万元以上,中间缺口就需要村社自筹。采访中,有的村干部告诉笔者,类似村道这样的基础设施,如果无法通过“一事一议”让农民筹资筹劳,就不得不靠借钱搞建设。

  产权改革理顺利益关系

  做大集体经济“蛋糕”,重庆的一项探索就是理顺产权关系,通过盘活存量,实施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从体制上保证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城郊的九龙坡区华岩镇共和村1985年创办村集体企业以来,经过20多年积累,集体资产总额在2006年就已达到1483万元。

  村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化改革之后,成效初步显现,每年分红总额达上百万元,村民人均分红3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可从村集体经济中获得1000元生活补贴。

  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化还理顺了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少农民说以前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其实是少数人说了算,制度上存在漏洞。股

  份化改革之后,村民成了股东,可以更好地行使知情权、监督权,保证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行。

  加快改革,增强政策倾斜

  在不少专家看来,要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就要继续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量化改革试点,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簿,依法界定集体资金、资源、资产所有权,理顺产权关系,采取拍卖、租赁、置业、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

  同时,应尽快制定促进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和经营的扶持政策。鉴于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基础较差,加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了本应由财政负担的维持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和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的职责,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可以安排专项资金,整合各部门资金,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展生产所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机械购置等,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项目提供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以及奖励等。(摘自《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