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漳县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崭新的古镇 活力的家园
三岔镇灾后重建新貌(刘海天 摄)
人民网兰州7月16日电(刘海天)路面宽阔车水马龙,古建临街横亘西东。百铺千店生意红火,商家顾客同沐春风。初到漳县三岔镇的人,往往难以相信这里两年前还是景象悲惨催人泪下的地震灾区。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地区发生6.6级地震。与岷县相比,漳县人口伤亡情况不重,但物质损坏程度同样巨大。震后,在各级党政组织的有效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漳县人民迅速投入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再一次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亲如一家的传统。
转眼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漳县,可谓“震后的旧貌”换了“重建的新颜”。三岔镇灾后重建工作,就是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最好注脚之一:一条48米宽的大街笔直宽畅,两排漂亮的仿古建筑分列道路两旁。规划整齐的绿化带在路中央铺展延伸,高耸屹立的路灯杆仿佛在展翅翱翔。临近人行道的地方,是紧密绵长的免费停车带,方便了乡民群众的贸易通商……
据三岔镇党委书记郭凯介绍,三岔镇的灾后重建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规划设计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联合整治到位。
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受邀编制了《小城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按照仿古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标准,综合设计了这个项目。项目总投资2204万元,主要包括环境整治、管网铺设、道路建设等市政工程,以及农贸市场等民生配套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接受监理公司的质量监管,也要接受当地党员群众的全面监督。
按照“牌匾、墙体、屋顶、窗户”四统一的要求,三岔镇现已完成的工作有:商铺立面整治5.2万平方米;广告牌制作968个;人行道铺砖2.2万平方米;市场大棚建设1428平方米;场地硬化1666.74平方米;绿化带建设7200平方米;巷道硬化16900平方米;全部疏通原有污水管道2.5公里。
此外,三岔镇针对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联合整治。一方面启动农贸市场,一方面治理环境卫生。镇人大主席负全责,商户门前三包清理,保洁定人定时定路段打扫……逐渐地,三岔镇拥有了一个整洁、有序的商业环境。
“960多家铺面,已经出租了840家,可见三岔镇商业经济的活力。”当地干部田富平一语道出了三岔镇如今的兴旺景象。与田富平一样,众多的当地干部和群众,对漳县的未来充满着信心。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三岔镇的集市却正好设在这些相应的日子里。在这些按照传统应该出远门的日子里,震区的群众集聚在一起,为家乡的发展积累人气和财气。守望相助,建设家园。岂曰无衣?中华共暖。在这个重建的山区重镇,在这个重生的美丽家园,人们将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去发展。因为这里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机会无数,前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