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数百年的"灯盏头戏":从"乞讨打击乐"到舞台唱大戏
中新网兰州11月6日电 (记者 魏建军 李亚龙)“最初因灾荒战乱,人们为了乞讨,几个人敲着灯盏碗,边走边唱,后来逐渐演变成舞台大剧。”甘肃平凉市灵台县灯盏头剧团负责人曹润奎说,如今的灯盏头戏虽融入了现代元素,但原始的“打击乐”风味,依然保留。
灵台灯盏头戏,又名灯盏碗碗腔,最初叫锣鼓噪,是灵台一带特有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因采用古代铁制的照明灯具灯盏头碗碗作为击节乐器,并配合二胡、月琴演出,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得名。2006年,该戏已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图为演职人员敲击灯盏头碗。 杨艳敏 摄灯盏头戏自明代中叶孕育,清代康、乾时期转型成熟,上世纪70年代搬上舞台,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几百年来,经代代艺人不断加工、改进,灯盏头戏已发展成一个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程式完整,具有鲜明陇东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
据《灵台县志》记载,每年的迎神赛会、祈雨求福、酬神还愿或家庭的红白喜事,人们都喜欢唱灯盏头戏来助兴,渲染热闹气氛。于是,一批喜爱灯盏头戏的民间艺人走村串乡,专门从事演出活动,为灯盏头戏的发展、成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你唱的好了,人家才可能给你给点食物。”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炜说,在明代嘉靖年间,灵台一带遭了荒灾,农民们向富豪人家乞讨觅食,把自己的悲惨遭遇编写成唱词用碗碗腔来演唱,敲着灯盏头去伴唱乞讨,这就是灯盏头碗碗腔的雏形。
曹润奎介绍说,因为碗碗腔唱起来悠扬婉转,人人爱听。演唱时敲着锣鼓点,用小铁锤敲着灯盏头,用以牛皮筋做成的二股弦等乐器伴奏。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逐步地加进了板胡、月琴、笛子等乐器,热闹的气氛更加浓烈了。
图为“90后”净娜演唱。 魏建军 摄由于灯盏头戏形式活泼通俗,演出简便,费用低廉,唱起来悠扬婉转,听起来悦耳动听,因而很快走出灵台,到明、清之际,已广泛传播到周边一带。这一时期,无论演出的场次,还是演唱的剧目都达到空前的规模,而且逐渐由普及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普及传承过程中,当地艺人又将灯盏头碗碗腔与秦腔剧目、戏曲音乐结合,丰富了剧目演出内容,发展了戏曲板式,完成了民间曲子向灯盏头剧的转型,并将二弦、月琴作为领奏乐器,形成了灯盏头戏独特的音乐风格。
“本来就是民间小调,到最后搬上舞台演大戏。”曹润奎说,从音乐、唱腔、乐器等都有改进,像以前,主要是灯盏碗,既可以为照明所用,也可做打击器乐。后来,当地民间艺人还将灯盏头碗碗腔引入皮影戏剧表演之中,还形成了灯盏头皮影戏。
据灯盏头戏市级非遗传承人巩小平介绍,该戏传统剧目由于有固定的演出剧本,角色分行,故大都可直接用作舞台真人演出,“小时经常在窑洞里听老人们敲着灯盏唱,对此情有独钟。”但现在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极为缺乏。
张炜也表示,老一辈的民间艺人,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年事已高,无法提供更多资源。尽管现在坚持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全方位进行宣传,但年轻人喜欢这个的并不多。当地还在职业中专学校开设了兴趣班,让非遗传承人免费进行教学。
“听一点算一点,灌耳音,说不定就有人喜欢。”张炜说,对于乡村的这些老艺人,只要能带出徒弟,就会给予一定奖励。同时,他也坦言,对于演艺集团来说,钱很关键,没有钱,这些人就没法糊口,随之参演人员就会逐渐减少。
虽然近些年当地官方争取各方资金进行人才培训、曲目挖掘、作品唱排,但祖辈相传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更多面向学校和演出团队。今年疫情期间,该剧团编了一些抗击疫情的灯盏头剧目,结合手机等传播载体进行了传播,颇受当地民众喜爱。
作为巩小平的“徒弟”,秦腔专业出身的“90后”净娜,几年前考入灵台县秦剧团时,就一直听老艺人们唱,起初总感觉“怪怪的”,但每当灯盏敲起来“叮叮当当”的节奏声,还是最终吸引她,和师父一起,走南闯北,带着地方剧种,到舞台唱大戏。(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