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搭红”
榆中南山春节期间,社火表演时,常能看到这样的一个镜头,就是社火来到村子里演出,就看到村民在炮竹声里,对社火里面“龙”“狮”“船”以及春官老爷的胸前绾上一匹红布或是红被面。这就是当地的“搭红”习俗。
“搭红”是表示对社火的热烈欢迎,感谢和祝贺,也是对社火致以最高敬意的礼节,这个习俗由来已久。社火队在接受这项最高礼仪后,就双手握拳,躬腰拜退三步,然后所有社火队成员就郑重立起身腰,鼓足干劲,锣鼓齐鸣,精神振奋,淋漓尽致地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表演。
搭红仪式一般由村里年龄长,德高望重,读书知礼,尚且懂得社火礼仪的耆老主持。他们毕恭毕敬地站在供桌前面,在燃放香烛的供桌上放着谓之“红”的鲜红绸缎被面。当龙,狮,旱船出场后,踏过四门。就会来到社火场的正堂前,匍匐在地,这时锣鼓齐鸣。这些老人就拿起黄表,在蜡烛上点燃,烧香化马,念念有词地做一番赞颂,便在炮竹声中将“红”系在龙,狮子,旱船的头上。过去只给龙,狮,旱船搭红。因为社火里面龙,狮,旱船是驱邪逐瘟神灵的象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困难,买“红”也实属不易。村民就集资在商店里买来红市布,扯成三寸宽,一米长的布条就当做“红”。只给龙狮船及春官进行“搭红”。后来改革开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红”由红市布变成绸缎被面。给春官老爷,龙狮旱船“搭红”外,并且为社火队里的其他成员也进行“搭红”。
“搭红”习俗,由来已久。除在榆中南山社火里比较流行外。村庄上为了表彰村子里尊老爱幼,孝敬老人的儿孙后辈,在老人过世出殡前给孝子“搭红”。再就是那些教子有方,使儿女有了功名的。村里人就给家长“搭红”。还有在唱戏中,戏子唱到精彩处也有观众给“搭红”。
当给戏子匠搭红时,台下的人提前准备好红,当戏子匠唱到最精彩的时候,台下的人就在掌声中把“红”扔上台。戏子匠看到飞上台火焰一般的红绸被面,就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唱腔优美,表演动作出色,于是就更加卖力。
对村里孝敬老人的子女“搭红”,是村民对这个家庭鼓励,彰显孝道。孝子在村里有很好口碑的家庭,当老人过世出殡,亲戚朋友来吊唁,出殡前当着灵柩,当着三亲六故和众乡亲的面,庄子上主事的老人和老姑亲及娘亲里面的老人就给孝子们“搭红”。既表彰忠孝传家,也暗暗是对村里那些不孝之家起到警示。
有些家长,重视文化学习,教子有方。当子女考上高等学府,去上学深造之日,亲朋来庆贺的时候,村民汇聚后经过商讨,由村里年高望重的耆宿,在正事情的日子,将其父母请到供奉祖先神位前,点燃香烛,鸣起鞭炮,在亲朋的赞叹声中进行“搭红”仪式。
总之,能被乡亲“搭红”的人,在村里一定是谦虚有礼,尊老爱幼,门风良好有很好的口碑,深受乡亲们称道,是乡亲们的学习楷模。
追溯当地“搭红”的起源,恐怕与藏族和蒙古族的哈达有关吧!大概是藏羌蒙等民族哈达的延续改进。
在藏族和蒙古族生活过的人们都知道,藏族群众对光临的尊贵客人有进献哈达的习俗。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哈达”,就是部分藏民和蒙古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藏族群众以白色为吉祥,所以哈达是白色,它象征着圣洁!为什么榆中南山社火里的“搭红”用的是红色绸缎被面?这是融合了汉文化元素,因为汉文化崇尚红色而忌讳白色的缘故。
翻开榆中历史,东晋武帝元泰始元年起,陇西鲜卑族乞伏氏先后八代镇守苑川。唐至五代时,榆中为吐蕃所居。吐蕃也是游牧民族。宋代时,藏羌少数民族是当地的主要人口,特别是宋金夏多年的拉锯战,元代时榆中南北两山均为蒙人羌藏占领。
明朝时期,榆中南山依旧是蒙藏少数民族在生存,例如西番岔,五藏沟等地名就是以前藏民居住的地方而命名。藏羌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也就在本地得以流传延续。后来到了明朝中原大量的屯军移民不断迁移,中原文明的不断融入,当地羌藏民族进献哈达这一习俗保留了下来并由白色转到红色,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搭红”。
不知,我说的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