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小抓手与大算盘

23.11.2015  11:15
原标题:湿地保护 小抓手与大算盘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构建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绿色生态水网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了珠三角湿地保护红线的面积,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各类湿地公园155个以上,初步建成点面结合、功能完备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等目标。

这份《意见》勾勒了广东省未来5年的湿地保护与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构建的总目标与路线图,在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岭南水乡,广东水网交织、河道纵横,湿地资源丰富,然而,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的河流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河流多属跨界,污染点多,治理难度大。前不久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将绿色发展确定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环境问题备受关注,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应当得到重视及保护。“依托珠三角地区密布的水网,以湿地公园建设为抓手,同步推进治污治水、环境整治与水网绿化美化”的部署,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眼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环境保护是个庞大的工程,既要有全局视野,也要善于找突破口。从广东的实际出发,以湿地为抓手,逐步推进全省河道治理、提升生态环境,可行性较高。湿地保护也单是环境治理议题,在政策惠民、区域治理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从生态保护上看,湿地保护要突破“单兵突进”。在整个生态圈里,湿地只是一个部分,提升环境质量,需要其他要素“比肩齐行”。在这方面,广州走在前列。目前,广州市已建成12个湿地公园,其中,海珠湿地是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南沙湿地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两个湿地是广东十大最美湿地。此外,广州在全国率先启动绿道网建设。目前,全市绿道总里程3000公里,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是全省路线最长、串联景点最多、综合配套最齐的绿道网;广州森林公园已达到59个,森林生态屏障已达29.33万公顷。可以说,绿色为羊城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广州经验可给其他地市提供有益启示。

从民生角度看,保护湿地给予民众更多“获得感”。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看似很虚,却体现在城市生活的细节中。比如,在二沙岛发展公园享受假日时光,绿道绿林绿草坪,跑步打球放风筝,其乐融融;又如,在海珠湿地,清风拂面赏花叹茶,畅享天伦之乐等。此次以湿地保护为契机,构建“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宜居指数,民众自然有更多获得感。

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湿地保护,可以开创跨界治理的新典范。环境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突破“九龙治水”的困境,就需要不同行政单位统筹协调。同一片蓝天,同一方水土,湿地保护需要集合各地政府的共同意志,形成高效、默契的治理方案。曾经,以珠江水系为纽带,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经济联系密切的内地9省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构想”被开创性地提出,湿地保护若能成为“泛珠”的共同议题,在更宏大的视野中推进,不仅在环境治理上效果更佳,而且以此为蓝本,必将在更多领域开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值得期待。

(陈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