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清水衙门”惯性思维才能减少反腐盲区
据报道,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有多个地方的气象局“一把手”因贪腐落马。其中,江苏地区近两年就有5个正副局长落马,除了南通市气象局原局长宗周全和原副局长缪勇谋,还有泰州市气象局原局长刘方、海门市气象局原局长余震东、靖江市气象局原局长姚珙等人。
以前,很多人都以为气象局是“清水衙门”,但从现实来看,这个部门似乎成了一些人的敛财“宝地”。除了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等“惯常手段”,一些气象官员从盖大楼买设备中捞钱、从提拔下属或解决工作中收钱,就连装个避雷针也要捞上一两笔。
这提醒我们,对现阶段的反腐形势要有新的认识,要走出“广泛撒网,重点捞鱼”的基础阶段。在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工作,需要拓宽治理思路,尤其需要摒除“惯性思维”。
首先,不能让“清水衙门”成死角。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任何一个“衙门”,不论是权力巨大的行政和司法机关,还是我们传统习惯认为的一些“清水”的行业和单位,都有可能发生腐败。
由于腐败的渗透无孔不入,以前的“清水衙门”,有些在事实上已经成了“浑水衙门”。拿教育行业举例,2015年前3个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已7次对外通报高校违纪违法案件。象牙塔成了腐败的高发领域,看来“清水衙门水自清”的传统观点,现在还需换个思路。
其次,要从被迫倒逼式的强力反腐转向主动预见式的强力反腐。新形势下,被迫倒逼的反腐已经不是最适合的形式,“清旧账”的倒逼反腐中仍带有被陈仓旧事牵着鼻子走的意味。
很多贪腐旧账已经肃清过半,我们需要有预见性地将目光投放到之前被人们所忽视的角落。“死不起”的殡葬业,“投诉与市场齐飞”的旅游业,“和尚头上也拔毛”的宗教管理行业……行业乱象与管理混乱有必然的联系,新阶段反腐需要瞄准任何可能滋生腐败的土壤,不论此“土壤”是贫瘠还是肥沃。
最后,反腐要与廉政相结合,贪官要打,实务更要抓。一是要“慎查”,落实开展廉政风险干预系统升级完善绩效督查活动,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检查各地、各单位数据库有无定期更新,检查领导干部有无按规定汇报廉情信息等。二是要“笃行”,基层廉政建设不能“流于形式”、大摆廉政“花架子”,实质内容往往比形式翻新更重要。
只把廉政相关的条文、规定从文件上搬到墙上,却不能真正从身边发现违法苗头、违纪问题,不能针对身边已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最终将廉政建设停留在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会上读读”上,这才是对反腐倡廉最大的误读。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