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协昨值守本报热线帮读者维权

10.03.2016  02:58

    兰州晚报讯(记者袁文波首席记者于永昭)3月9日上午9:30,兰州市消协工作人员及城关区消协秘书长一行做客本报值守热线4286666,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热线“”得烫手,消费者咨询、投诉不断,讲述自己在消费中遭遇到的“尴尬”,消协工作人员对市民的投诉一一进行细致解答。

    “你好,我想请消协的工作人员帮忙协调一下,我去年通过一房屋中介想购买一套房子,可没有办成,给他们交的钱也要不回来,希望你们能介入帮忙退回这些钱。”、“你好,我想反映一个问题,我通过中介看房子,按照他们的要求提前支付了一点费用,可房没看成,钱也要不回来,希望你们能关注。”当天上午,有关房屋中介问题的电话投诉相对集中。

    在接听完电话做好登记后,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在兰州市消费者协会2015年受理的投诉中,有关房屋纠纷引发的投诉有142件,房屋涉及到的问题大致分为签订格式条款未能认真阅读、“定金”、“斡旋金”等交付后因为个人因素违约,以及交付尾款时的交付时间和缴款方式的不同也造成了投诉量的增大,通过消协沟通协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8万元。

    消协工作人员表示,近两年来,商品房、建材、装修服务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一些商品房开发商及中介公司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没有充分地履行告知义务,诸多的不平等格式条款让消费者云里雾里的,在签订合同时也是十分模糊,没有约定细节标准,使得市场、民众多了几分忧虑和担心,导致消费者在日后的维权难以取证。因此,消费者在办理委托手续之前,为防止上当受骗,一定要认真查看其公司的经营主体资格和资质;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对条款逐字逐句推敲,特别要请中介人员书面解释那些含义模糊的字眼,还要注意合同条款中是否涉及中介不成功如何退款等。此外对中介公司的实力和信誉也应心中有数。对中介公司提供房源的房主,也要事先查验身份证、房本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