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大裁员是因为引入机器人吗?

03.07.2014  06:50

刘步尘http://blog.sina.com.cn/liubuchen

    目前,中国家电企业尚未大规模引入、使用机器人,甚至可以说尚未实质性引入机器人。机器人在主流家电企业的应用占比不到5%,整个行业甚至不到1%,“因为海尔引入机器人而裁员”的说法是揣度与误读。

    实际上,以海尔喜爱自夸的企业个性,真的大规模引进机器人生产,海尔必定大肆炒作,哪里会等到大裁员的时候才说。而且张瑞敏谈及裁员的时候,只字未机器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找出张瑞敏在某商业论坛上的演讲看看。

    再说了,引入机器人应该裁的是基层产业工人,何来以“中层为主”?

    那么,海尔大裁员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主要缘于如下两个原因:

    首先,海尔大力推行的“自主经营体”模式,将原本属于一个经营整体的海尔,分割成几千个小方块(海尔称之为“小微公司”),每个小微公司自寻出路,有业务你就挣钱,没业务你就喝西北风。需看到,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开发业务,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自主经营体”导致海尔大量员工选择了离开。这里面相当大比例的是中层管理人员,这就是海尔今年大裁员“以中层为主”的真实含义。大批人员选择离开海尔,折射出海尔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不被内部认同,这一点从媒体对海尔员工的采访报道可以看出来。

    其次,始自2010年的海尔“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客观上导致了减员的发生。2010年以来,海尔不断退出一些产品制造,转而寻求产品外包,比如,海尔彩电就是潍坊一家企业代工的。属于海尔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少,需要生产工人当然越来越少,富余出来的工人怎么办?当然是走人。这部分人员基本上是被动离开的,不想走也得走,没有岗位供你留下来。

    上述两大原因是2013、2014年海尔多达26000人离开的真实原因,而不是海尔官方那种说法。有人问:明年海尔会不会继续减员?我的预测是:可能性很大。一则上述两大减员因素明年有可能持续存在,二则海尔巨大的经营风险不排除企业出现动荡局面的可能,一旦进入下滑通道,海尔想扭转危局是很困难的,那个时候裁员将成为必然。实际上,未来三年之内,有一个很大的考验在等着海尔,那就是:海尔有可能彻底被美的甚至格力超越,一旦沦落为中国家电第二军团,海尔东山再起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我同样认为,有张瑞敏还在,海尔暂时不会出现不可控危机,但是后张瑞敏时代会不会就不好讲了,至于目前周云杰或梁海山均未能建立张瑞敏那样的霸权和威望。

    面对互联网转型的风险,企业家要做的,到底应该是保守而稳妥地应对,还是激进而风险地改革?这是一个问题。张瑞敏选择了后者,而他的大多数同行企业家选择了前者。

    近期,海尔因为大裁员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某媒体报道海尔大裁员时使用了这样的表述方式:为何海尔会如此大刀阔斧地裁员呢?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便是智能机器人。张瑞敏的表态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那就是“一些业务变成智能化之后,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没错,他提到了智能化。

    显然,这个媒体没有弄明白张瑞敏所说的“智能化”是什么意思。张瑞敏说的智能化,绝不是指生产设备智能化,而是产业智能化,即今年以来企业热炒的“向互联网企业转型”。

    所以,因为“引入机器人”所以“海尔不需要那么多员工”从而导致“大规模裁员”的逻辑,是不懂行者的瞎胡猜想。

    实际上,张瑞敏本人也深知目前的风险,比如他说,“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有可能被时代抛弃的)问题,因为这个挑战非常危险”。但是,张瑞敏似乎已经较少考虑海尔风险的问题,这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是个要命的错误。

    张瑞敏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巨大的风险,很难让我们接受这种做法属于管理创新,这是在大多数人看来海尔属于瞎折腾。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张瑞敏的变化,认为这些年的成功让张瑞敏慢慢滋生出中国企业“救世主”的心态,自认为不仅能够拯救海尔,也能拯救所有中国企业,所以张瑞敏越来越像一个演讲家、政治家。

    我当然得不出“海尔正在踏上穷途末路”的结论,但是,和华为、美的、格力这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相比,海尔的风险的确高了很多,在我看来,这种风险不是来自互联网转型,而是来自张瑞敏主导的改革,有点自己吓唬自己的意味。他的对手评论他:张瑞敏玩得越来越玄越来越虚。我不知道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一种心情,替海尔忧虑还是暗自窃喜?

    有趣的还不止这些。张瑞敏在那场著名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更重要的是原来传统360度考评,这是很多国际化大公司普遍都在用的,你的上级、下级、同事都来考核你,但是我认为这个到了中国是完全没用的,为什么?因为中国讲关系。张瑞敏的意思是,国际大公司那一套不适合中国企业。

    但是同时,他在演讲中高频度地引用诸多国际管理大师的理论,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组织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想“管理大师德鲁克”、“企业史学者钱德勒”、“查尔斯·汉迪”、“康德”、“凯文·凯利”、“文森特”这些洋人的名字更是比比皆是,一个短短的演讲出现如此之多国际大师的名字,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这位企业家:谦逊好学拟或显摆炫耀?

    当然,张瑞敏主导的改革并非像某些人说的一无是处,比如他说:过去企业和供应方之间是博弈关系,比如采购材料,谁的材料便宜我用谁的,但是现在是谁能够参与我的前端设计,我就用谁的。比如钢铁厂,它也可以参与前端设计,我对我的产品非常清楚,但是用什么样的钢材我不如他清楚,他参与前端设计,可以给我提出更好的方案,这就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就是“不管做什么事,如果不是参与方都得到利益,这件事就不会获得成功,即便成功也不能持久”。我们把它从搏弈关系变成为合作关系,而且它不是固定的,谁做得好都可以参与进来。

    我认为,他把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传统的买卖关系上升至战略合作关系,是观念上一大进步。不过,硬币两面看,这种深度合作关系会不会滋生“利益输送”就不好讲了。

    我倾向认为,海尔目前的风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而这个风险主要来自于张瑞敏本人。

    一位网友给本人的私信

    很可悲的是,本人就是一个被张瑞敏定义为裁员中的一员,是做了所谓十几年的中层。我不想从数据方面进行评价,我想说的是,外界看到的总是假象,即便探究也是皮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个词叫做公关,海尔每年拿出来放于此的公关纯利润是你不能想象的。刚才似乎看到有人提到,比如评论或者文章会被删掉那说明你想的对了。不过还好,总有像笔者这样看的明白一些的外人,才会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对于所谓的裁员,事实应该是,在集团层面叫做对缝,对外叫做小微,对内呢叫自主经营体。实际上,最直接直白的一个原因就是,海尔不忍重负卖掉了原来的很多很多工厂,也就是说虽然你现在买的海尔产品实际都是OEM的并不再是原来海尔工厂产的了。这样,就会带走了很大一部分员工。或者这么说,很多人的关系都不再是海尔的合同关系,而是转给OEM工厂或者劳务公司了,于海尔而言自然是裁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