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家网媒甘南行】洮州卫城——寻访新城古镇六百年的江淮遗风(组图)

17.07.2015  15:37

  洮州卫城全景  

   中国甘肃网7月17日讯  (记者 张振宇 文/图)初到冶力关,青山叠嶂,绿水绕流,绿草山花掩映着白墙黛瓦的民居,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怎么会在青藏高原的边缘,远离江南几千公里的临潭大兴徽派建筑呢?陪同的县委宣传部科长王丽霞告诉我们,这与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洮州卫城有关,当地的许多民间风俗、建筑都带有浓郁的江淮遗风。

  带着疑问,带着对古城的崇敬和向往。14日上午,百家媒体行临潭小分队记者一行,从冶力关出发,前往新城镇,采访中国现存最大的卫城——洮州卫城。

  80年前,著名新闻人范长江曾到这里采访,其中这样描写新城镇:“新城为一周大近二十里之大土城,四出皆漫坡小岭,水草丰美,宜耕宜牧,南隔洮河三十里,为汉藏回三族杂处之地。过去城外商业繁盛,市场比栉。”

  80年后,今天的我们作为网络新媒体人,沿着先驱的脚步走近古城,一睹风采。

   依然保持明清风貌的 历史遗存 

  站在古城对面的山坡上远眺,卫城尽收眼底。这座古城因形就势而筑,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卫城跨山连川,蜿蜒起伏的城墙与高耸的烽火台构成的城池,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北高而西南低,南城墙顺河而建。这座古城全长5430米,城墙高近十米,整个城共有5个城门,东为武定门,南为迎薰门,西为怀远门,北为仁和门,西北从水永门,并设四座瓮城,并有敌楼。城内外墩台相望,形成警报通讯系统。明中叶后,在海眼池南筑城墙,修建水西门瓮城。明代时,洮州卫城就是洮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甘南现存最大的一座古城。

  洮州卫城局部

  南门名为“迎薰”,是这座古城中保存最完整的城门

  洮州卫城古城墙

  据87岁的王中西老人介绍,洮州城最早建于北魏太和五年(481),最早命名为洪和城。到了唐代,新城是有名的唐蕃故道的古镇,据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十二年(1379),洮州十八族三副使判乱,朱元璋派征西大将军沐英率重兵围剿,并派曹国公李文忠亲往督战。叛乱很快被平息。之后,在原洪和城的基础上扩建、增高,修筑了洮州卫城。由于洮州距离京都遥远,军粮补给困难,李文忠上书撤兵。朱元璋考虑战略意义,降旨李文忠等留守。李文忠不敢违抗命令,将带来的江淮一带士兵留在当地开荒种田,平时三分守城,七分屯田,战时为兵,后陆续将士兵家属迁来定居,遂在这里长住下来成为当地的永久居民。

  听当地老人讲述卫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