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先富帮后富 携手奔小康
今年国庆节期间,泾川县高崖村的乡村游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新农村、新生活,不仅让高崖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也让城里人羡慕不已。
双联行动实施前,高崖村是泾川县北部山区的一个贫困村,全村有584户、2556人,其中贫困人口就有216户、97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7%。省委宣传部把这个村作为联系点后,领导和干部多次深入村社搞调研,入户了解民情,帮助村民理清脱贫致富的思路,立足现状解难题,办实事,加快了高崖村的发展步伐。如今,高崖村人均有一亩挂果园,新建了千头肉牛养殖小区,农户新增肉牛314头,增收63多万元。村里修建小康屋138户,建成了高崖村文化大院,成为“绿树掩映、文化传承”的乡村游好去处。
高崖村在双联行动中发生的变化,是泾川县探索开展“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动的一个缩影。全县深入开展了以“一个党员致富户帮扶一批困难党员、一个产业带头人扶持一批贫困农户、一个产业协会引领一项增收产业、一个民营企业家帮扶一批特困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帮扶活动,引导全县1962名“先富人员”、331名在外成功人士与275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进行“点对点”帮扶,有效扩大了双联行动覆盖面和扶贫攻坚精准度。通过产业融合理念,坚持把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开展双联行动、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任务,通过项目扶持、协会引领、大户带动等措施,引导扶持干旱山区以核桃为主发展杂果产业,川区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在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乡村发展畜牧养殖,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通过市场运作理念,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发展模式,紧盯终端市场需求,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产业协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生产,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通过本土创业理念,充分挖掘全县10万劳动力资源潜力,吸引本地劳动力转变观念,广泛参与产业开发,真正把劳动力资源连接在了产业链上,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解决了产业发展中劳力不足的问题。
泾川县还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在双联行动中建功立业。先后有陇原红果品公司、南北购销公司等95户企业与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为贫困群众提供融资担保、就业岗位和产销服务,形成了政府扶贫、企业盈利、群众脱贫的共赢模式。
同时,县里持续扩大了“双联惠农贷款”规模,紧盯贫困群众产业开发方面的现实需求,为2316户贫困群众协调发放贷款1.09亿元,扶持新植果园,发展设施蔬菜,建办养殖小区,有效解决了联户干部没抓手、群众脱贫缺资金的问题。持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大力支持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农村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协调发放涉农信贷资金4.86亿元,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全县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为契机,引导农村土地向家庭农场、经营承包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流转。如今,全县累计流转农村土地9.6万亩,新建千亩果品园区28个、蔬菜园区12个,贫困群众在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实现了脱贫增收。县里通过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88个、家庭农场5个、产业化龙头企业8个、中小型冷藏库42个,建成陇东果品物流园区。支持正大饲料等龙头企业领办产业基地,带动1560户贫困群众通过参股、投劳等方式参与经营,有效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在双联行动中,泾川县还大力实施了“文化引领”行动,在新农村建设中融入了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目前,全县新建乡村舞台158个、农家书屋215个,建成陇东特色文化大院10处。通过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千台大戏进农村”等群众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奔小康的路上同步提升。 (记者惠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