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热播五凉文化引追寻

18.03.2015  02:48

鸠摩罗什寺(资料图片)

    连日来,10集纪录片《河西走廊》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这部讲述千年古道河西走廊伟大历史的纪录片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该片美轮美奂的画面,颠覆了人们印象中黄沙漫天、骆驼漫步、戈壁荒漠的大西北印象,尤其是厚重武威的文化景区雷台景区、天梯山石窟、武威文庙、南城门、鸠摩罗什寺、石羊河上游等,以及高耸的白塔寺,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等镜头一一再现时,引起了人们对于武威历史文化的再次追寻和探究。

    凉州,曾经被史学界公认为北中国的文化中心

    《河西走廊》中屡屡提及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等,成为人们挖掘的主流文化。五凉文化是武威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的文化式样,不可替代,亦不可复制。五凉时期的凉州,历来就被史学界公认为北中国的文化中心。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阐述:“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西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这个堪为“国宝级”的文化并不是单纯的五凉时期的产物,它上接东汉、曹魏时期凉州文化传统,在北凉灭亡后又将五凉文化向中原移植,“移植”的脉络非常清晰,尤其是五凉建筑文化和五凉佛教文化,在南北朝、隋唐得到全国性的推重,最终归入唐代繁荣的封建文化中。

    五凉文化是最具武威历史文化的代表。东晋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的统治者们在兴邦立国、为王称霸的前提下,谨修内政,安民保境,同时也不失时机地率导各族人民发展经济,促进文化,使武威在百年之内以兴旺发达而著称,从而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独具一格、史不绝书、上承建安、下启隋唐的“五凉文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五凉时期的凉州,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全国性文化大事件。如“凉土译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中国最早的规模译经活动就源于凉州。唐僧取经被人们称诵至今,但中国早期的“西天取经”故事,却是五凉时期的凉州僧人创造的。

    河西走廊,曾经是佛教进入中国第一站

    《河西走廊》中出镜率最高者莫过于佛教寺庙和佛教文化人物,被着重推介的“凉土译经”是世界佛学界的佳话。五凉时期,武威是全国佛教最发达的地区,《高僧传》是千百年来中国佛教界公认的早期佛教人物传记经典,此书中收录的五凉国高僧多达34名,占当时全国高僧的大半。其中,仅武威籍高僧就有9人。“凉土译经”在五凉时期仅昙无谶就在今武威城中译出了11部佛经。中国第一部完整汉语《大般涅槃经》就是在武威诞生的。作为“佛说的最高阶段”,此经成为海内外佛教徒日常诵经,被誉为“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武威籍高僧竺佛念、智严和宝云也勤奋译经,他们译出的《普曜》《广博严净》《四天王》等均是同类经本中的第一版本。

    北凉王室贵胄沮渠京声,是中国最早的王子出家者,他不但到西天取经,还在武威城勤奋译出了第一个汉语版的《治禅病秘要法》,此经因是后世出家人修行必备书而海内闻名。后凉时期,古天竺佛经通过西域源源不断地会聚到凉州,梵文佛经存量很多。鸠摩罗什一边在凉州城学习汉语,一边搜集各类梵经。到长安后,即开始大规模译经,共译出了35部、294卷佛经。最著名者即众所共知的《心经》。五凉时期,本土僧人还在学佛译经有成后,远赴东南地区传播佛教。河西高僧竺昙猷在永嘉之乱后驻锡扬州始丰(今浙江天台)赤城山,弘扬禅法,成为南派禅学的开创者。五凉僧人南投的路线,一般是假道梁益,顺江而下,东适江左。因此沿江形成了成都、荆州、庐山和建康(今南京)等多个驻锡中心,其中到达建康的高僧最多,荆州次之,驻锡庐山的僧人则以南渡河陇士人的第二代为主。这些城市的早期佛寺就是在凉州僧人的主持下新修或扩修的。

    河西走廊是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五凉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源头。439年后,凉州僧人因国灭流亡,流亡到山西大同的凉州僧人昙曜“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昙曜所开石窟,即著名的“昙曜五窟”,即今云冈石窟中的16-20窟。这些石窟在形制上的特点是:各窟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平面、穹窿顶的草庐形式;造像主要是以三世佛和千佛;主体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面积的大部分。系“凉州模式”的石窟。《魏书.释老志》中的这段记载:“凉州模式”的石窟文化是中国石窟文化的源头。兰州晚报记者雒焕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