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幕后:用音乐演绎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12.03.2015  17:19

  【艺术】幕后:用音乐演绎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河西走廊》海报

  郭笑坤

  纪录片《河西走廊》配乐中,中国纪录片牵手国际知名作曲家是一大亮点。

  雅尼,这位出生在爱琴海畔的音乐家,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看似毫无关联的音乐元素,用电子乐的崭新手段融合进音乐创作中,引领了一个新的音乐潮流——“新世纪音乐”。他用音乐拥抱不同的文明,希腊雅典卫城、印度泰姬陵、中国紫禁城等都留下了他举办音乐会的身影。

  《河西走廊》制作中,北京伯璟公司成功邀约雅尼创作主题音乐,还请了曾创作过《北京记忆》等多部纪录片配乐的青年作曲家徐鲤担任全片的音乐总监。徐鲤协同雅尼完成该片的全部配乐工作。

  2014年9月,雅尼决定为《河西走廊》谱写音乐。此时,他已经4年没有新作问世了,他积累了全新的创作元素和创作灵感,并蓄势待发。见到《河西走廊》拍摄完成的样片时,雄奇瑰丽的河西风光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一个月后,北京伯璟公司收到了雅尼创作的第一稿音乐,雅尼用最为擅长的电子乐风格谱写了一段昂扬、积极、充满正能量的音乐旋律,听者无不为之振奋,但创作团队却觉得“仍有提升空间”,提出了修改意见:我们需要一段具有西部风情的音乐;婉转细腻,上升旋律,高潮宏大壮丽;配器丰富灵动,既有西部风情的乐器独奏,又配合宏大灵动的和声乐器;这还应该是一段大众意义上非常好听的旋律,听一遍就印象深刻,可以随口哼唱,辨识度极高。

  之后,雅尼立即开始着手修改,第二版音乐的主旋律非常接近今天观众所听到的《河西走廊之梦》,但是雅尼选择的主要乐器更接近于中国民族乐器,主创团队担心这样本土化的方式虽然照顾到了中国特色,但还是希望这首曲子可以具备更加国际化的气质,而且影片也是立足河西,展望西部,所以建议雅尼选择一种具有亚洲西部风情的乐器来演奏。

  再三权衡,雅尼决定使用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Duduk(都都克笛)。这种来自于亚美尼亚,用杏树制成的古老乐器据考证已经存在了1500年,苍凉的旋律缓缓飘出,立刻把观众带回到那条悠远绵长,商旅川流不息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在它婉转悠扬的旋律中不断流淌出来。

  《河西走廊》的配乐总时长达1小时30分钟,为其创作的配乐不低于40首,大大超出了以往的纪录片不超过40分钟的配乐时长。如果说雅尼创作的《河西走廊》主题音乐是一条大河的主干道,那么徐鲤带领工作团队所作的音乐就是各个支流,不偏离主线,又特点鲜明。

  徐鲤说,2013年6月,他与团队沿着河西走廊采风,在欣赏着自然风光的同时,更多地用心去感受当地的气息、空气中的味道,甚至特有的干湿度。由于西域乐器的符号性太强,他有意回避对其进行大范围应用,仅仅提取一些元素,融入到西方乐器,甚至是中国其他民族乐器中,使其有更多包容性。

  根据每一集的不同主题、不同故事、不同人物,结合雅尼创作的主题音乐,徐鲤和他的团队制作出各具特色的配乐。“比如,第一集《使者》(讲述的是张骞通西域那段历史),音乐是以汉族人的视角介入,陌生的人、陌生的路、陌生的城……”

  因此,我们聆听到了用音乐精彩演绎的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