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你好! ——甘肃建投机械化治沙见闻

20.04.2018  15:24

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全貌。

工作中的固沙车。甘肃建投供图

  辽阔,苍凉,干燥,贫瘠,神秘,悠远……谈起沙漠,总是令人心生向往又满怀敬畏。

  甘肃,是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全省14个市州中,有8个处在防沙第一线。

  为了保住家园,防沙第一线的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用汗水和双手让流动的沙漠停住“脚步”。

  在甘肃境内的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一片5000多亩的草方格沙障,已成为阻止沙漠化扩张的一道坚强防线,与以往的“人海战术”不同,这是几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的工作成果。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这道防线内,成片的红柳、梭梭等沙生植物快速成长,甚至还种上了西瓜、辣椒、西红柿等果蔬。

  从“人沙抗争”到“和谐共处”,甘肃,开创了一个机械化治沙的新时代,并自信而充满诚意地伸出手说:“沙漠,你好!”

   原来,可以这样治沙

  阳春三月,比起南方的草长莺飞,北方地区正经历着不期而至的沙尘。

  位于武威市东北部的九墩滩洪水河村与腾格里沙漠南缘相接,“风吹黄沙过河岸,全家埋进沙窝窝”,一曲乡间民谣道不尽当地人的心酸苦泪。

  治了一辈子沙的当地村民齐今龙,这几年少了睡进沙窝的担心,他擦擦桌上的浮尘,说起第一次见到固沙车时的情景,依然兴奋不已。

  “那车子从沙漠上一路开过去,麦草就被‘种’进去了,来回穿插几次,一片大小匀称的草方格就成形了,比起人工不知道快了多少倍。”感到惊讶的不止是齐今龙一人,习惯了人工治沙的村里人不禁感叹:“一庄子的人忙一天还不如这车跑一圈来得快,原来还可以这样治沙!”

  村民口中的治沙“神器”,是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是世界首台机械化治沙车,拥有11项实用新型技术及发明专利,已于2014年7月开始沙漠治理作业。

  沙漠边缘,“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演示了机械化治沙的威力:每小时可铺设8.5亩草格,插草深度约25厘米,草障高度约21厘米。“固沙过程配置3人每天即可治理近4万平方米,较传统人工治沙平均4-6人每天铺设600多平方米,效率提高了约50倍。”甘肃建投新能源工程与生物治沙基地主任戴敏说。

   原来,沙漠并不可怕

  从2014年甘肃建投在这里建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如今该基地的综合治理与建设已初具规模。

  2014年10月8日,西北师范大学环境生态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戴敏,同丁亚龙、李源等其他7名同事来到了九墩滩。作为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成立以来新进的第一批大学生,戴敏和他的伙伴们有着自己的抱负,但也对沙漠有着与常人一样的敬畏。

  治沙,既要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又要实现机械化,面对变幻莫测的沙漠气候,该怎么办?这些年轻人一度茫然。

  科学治沙、智慧治沙是大家达成的共识。

  治沙的根本是固沙,可如何固得紧,稳得住,摸清沙漠的“性情”是关键。戴敏和他的团队利用无人机新型采集技术在沙漠地区探测,采集数据,勘察沙漠地形地貌,取得勘测点后观察风向风速及沙丘移动速率,精准计算出铺设草方格的间距、方向和高度,然后设计生物治沙的方案,灵活设计、分区治理,以此提高治沙效率。

  沙漠地形高低不平,环境复杂,为了使压轮所压草链深度一致,另一个由工程师胡胜国带领的研究团队则要不断对固沙车进行试验和改进。      一年多下来,从空中到地面数据不断被完善。如今,固沙车也从最早的一代更新到三代,“只要肯花心思去了解,沙漠其实并不可怕。”在沙漠里待了4年的年轻人们仿佛已经和沙漠交成了朋友,大片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不同规格的固沙草方格围绕在基地周围。

  几年来,“立体固沙车”在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及古浪县进行机械作业,5000多亩沙漠已被有效治理,其治沙基地也被列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

  “既然机械治沙效率这么高,能不能把沙漠都治理了?”有人不禁发问。甘肃建投副总经理、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董事长张志明的回答很明确:“沙进人退和人进沙退都不是最好的态势,沙漠是地球自然形成的,也是生态的一部分,关键是不能让沙漠无节制地扩大,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生态平衡。”

   原来,沙漠是座宝库

  张志明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多年防沙、固沙的实践,使很多治沙人认识到,传统的“阻击方式”无法终结沙漠化的进逼,往往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为此,必须转变思路,告别与沙漠“短兵肉搏”,研究沙漠、利用沙漠、经营沙漠,使之成为新兴的“绿色产业”。

  固沙,只是沙漠治理的第一步。固沙稳沙达到一定程度后,种植一些适宜沙漠环境生长的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此区域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这是戴敏等人所希望的。

  戴敏带着他的团队除了机械治沙试验外,同时对沙生植物栽培、沙漠经济作物种植等进行研究。在防沙固沙的同时,还要用沙,发展沙产业,实现循环经济。2015年,治沙团队便种植完成梭梭、花棒、柠条等各类沙生植物8万多株。通过种植培育,沙生植物长势良好,同时随着草沙障内沙子被固定住后,一些野生植物也随之生长了出来。

  2016年,为了进一步试验栽种各类果蔬,同时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治沙中心在沙漠里开辟出了一块占地十多亩的试验田,在沙层置换成泥土的田地里种上辣椒、茄子、西红柿、西瓜、向日葵等各类蔬菜、瓜果,为了保证试验田不被风沙掩埋,在试验田周围用固沙车铺设草沙障。同年秋天,瓜果成熟,团队抱着忐忑的心理将样品送到了上海知名检测机构英格尔检测技术公司进行检测,得到的结果令人欣喜:各类果蔬天然无公害,农药零残留,其中瓜果含糖量高于同类瓜果。

  这无疑是对发展沙漠经济一个极为可喜的验证。

  甘肃建投的后续设想是:在固沙的前提下,使沙漠化得以遏制、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使沿沙区及绿洲农田得到保护、生态环境状况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沙漠日光温室、设施农业、旱作农业、光伏与风力发电以及生态旅游等。

  “只有当治理沙漠的事业变成一项产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进而形成自我循环与自我发展的局面,才是可持续的。我们探索治沙产业化新模式的目的就在于此。”张志明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我们不仅要加大生产治沙设备,还要带着设备和一系列的专业治沙人才队伍向国内外输出,特别是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固沙、治沙,再到植被种植和土地经营,做全产业链服务。”(记者沈丽莉 实习生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