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保护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我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实现污染零排放

11.12.2017  11:12

  截至目前,我市黄河干流兰州段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四大水质考核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主要监测指标逐年下降。“这样一组数据的取得实属不易,兰州饮用水源水质已经连续多年达到标准。”12月5日,在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现场代表许德春说。 

12月5日,记者来到了西固区,在位于威立雅水厂取水口至黄河上游的兰新复线河口铁路桥之间的一期工程现场,记者看到:标志着水源地的雕塑建筑巍峨挺立,成片的水源涵养林在绿色的围栏内茁壮成长,清澈的黄河水从吊桥下一路奔腾,写着“保护饮用水源,造福兰州人民”的标牌在河畔的芦苇丛中非常显眼……在水源保护区,干净整洁的道路找不到一片纸屑,新栽的防护林分立河道两旁,清澈的水缓缓流淌。“这里的水清得很,浅滩处还可以看到野鸭、鲤鱼。”居住在保护区不远处的村民赵国富说,“村里的污水、垃圾有统一的收集处理,村子里干净了,水源地更干净了。”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于威立雅水厂取水口至黄河上游的兰新复线河口铁路桥之间,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保护区内黄河总面积57.26平方公里,保护区河道总长20.34公里。

2015年,我市启动了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该项目总投资16179.42万元,其中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000万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三座污水处理厂,分别处理水源地周围几个村庄排放的污水。这些污水经过处理后,仅用于林地和耕地的灌溉。水源地则可实现‘零排污’。”在水源地保护区,许德春指着新建的污水处理厂介绍道。据了解,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中的3所污水处理厂,对二级保护区内的柴家台、梁家湾、岸门村等村社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3个村庄共计完成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工程10151米,化粪池506座,检查井408座。同时,水源地保护工程还重点对保护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整治,完成垃圾清运1.94万立方米。许德春说,通过这些工作真正实现了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零排放”环境“零污染”。

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工程是建设水源涵养林,它不仅可以保护可饮水水源,还可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淤塞。”许德春说,“一亩树木比无树木地区多蓄水20吨。”如今,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南北两岸都修建了护坝,一棵棵树木扎根两侧。目前,水源地涵养林土方平衡9.7万立方米,生态护坡18万平方米。“涵养林种植的品种很多,有樱花、金叶榆、高杆月季、香花槐、泡桐、红叶李等,新栽树木共计1.5万棵。”许德春介绍,近期工程还在水河滩地、边坡等位置种植了柽柳、紫穗槐、沙枣、苜蓿、白三叶等,共计约221亩。在水源地柴家台吊桥附近还建设了花廊、广场等景观。

当日,在水源地保护区,一些工人正在进行围网安装。“按照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要求,一级保护区须完成生态硬隔离。”许德春说,保护区还制定24小时巡查方案,建立巡查网络,对24小时巡查情况及时采集影像资料记录在案。其中,设置了4台高空云台摄录机和实时监控大屏,记录保护区各个部位的实时状况,整个水面、坝面、溢洪道、调水房、交通桥等水源一级保护区的主要部位都能实时切换查看。“不但保护区值班人员能实时观察水源保护地的状况,上级职能管理单位也能在电脑和手机上远程管理以及实时监控,从源头构筑水源地安全‘防护墙’。”许德春说。去年西固区相关部门就对水源地周边的违法建设,排污口进行了彻底的取缔和查处,几乎每天都在清运周围的垃圾,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除此之外,一期工程还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自身能力建设,有力保障了水源地保护区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品质,改善了保护区周边生态环境。看到原来的荒滩成了滩涂湿地,原来的土路成了水泥硬化路,柴家台村民王宏伟说:“这个水源地保护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真是个好工程!它还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原来从吊桥上过来,雨天一脚泥,走路很费劲。现在经过水泥硬化,还把公交站牌移到了路边,为我们办了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