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掌俊:社会管理创新之我见

18.09.2014  12:05

  原标题:社会管理创新之我见

  毛掌俊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热门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入了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全面推进的时代,各类社会矛盾问题凸显,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近年来,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工作,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社会管理工作滞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一、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就目前社会看,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诸多,但主要有三点:一是流动人口分布广泛,流动性强、变化快,底数难以掌握,加上接纳流入人口的企业、场所和个体经营者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支持不够,使流动人口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二是大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生产生活非常困难,缺乏职业技术专长,又普遍遭受社会歧视,就业非常困难,容易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大量存在,特殊人群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三是社会治安薄弱地区仍然较多,防控能力有待提升,校园及周边治安地区治安防范、城区治安重点地区整治缺乏长期有效的管控机制,各种治安案件时有发生,治安纠纷、民事纠纷仍然居高不下。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一要加强部门和区域合作,推进流动人口管理综合治理,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形成抓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整体合力;二要对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三要提高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安装覆盖率,加强对流动暂住人员的动态化管控;四要加强公安部门与各相关业务部门流动人口信息的资源共享,实现“以证管人”,提升管理效率。

  (二)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方面。一是要研究制定刑释解教人员失业、就业援助办法,将其列为再就业重点扶持对象,由政府部门出资提供各类优惠政策。对特别困难的还应当给予临时救济,确保刑释解教人员思想稳定、有事做、有饭吃。二是公安部门要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全部强制性进行收治管理,民政部门要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遣送工作,防止特殊人群意外伤害正常社会群体。

  社会治安防范方面。一是迅速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严格完善学校门卫制度,坚决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二是在重点学校周边设置治安岗亭固定执勤,实现集中整治与平时防范相结合,确保校园周边治安平稳。三是进一步加强重点治安地区及重点要害部门、部位的社会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

  (作者系陇西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