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大火18死,缘于对重大事故的痛感消失?

18.11.2014  13:42

  原标题:勿丧失对于重大事故的痛感

  截至17日上午 9时,山东寿光龙源食品有限公司火灾现场基本清理完毕,确认死亡18人,伤13人,其中1人极重伤,1人重伤,其他人员为轻伤,目前伤员均在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平稳。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11月17《法制晚报》)

  高达数十人的伤亡尽管依然不是近年来火灾事故的最高纪录,但发生于一个总数为140人的车间的火灾,出现如此重大的伤亡,无论如何,都不能以一条平淡的新闻来视之。

  事故发生后,所在省份的一把手亲临现场指挥抢救,这不能不说是高度重视。但从整个事件的社会关注热度来看,它显然与如此多的伤亡并不匹配。不匹配的背后,暴露出“人为最高标准”的社会观念依然滞后。

  事故的原因仍处于调查之中。但从已公开的有限信息来看,已经能发现诸多问题。一是,据成功逃生的员工透露,火花是从冷冻室冒出的。从较多的案例来看,在一般被视为是事故多发期的夏季高温期之外,冬季由于生产生活用火、用电等增多,也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但往往由于某种偏见而放松警惕。以此而言,当气温变换之后,相关的监管是否“降温”,值得深究。

  其次,由于不懂逃生知识,13名伤者都是吸入性呼吸道损伤。逃生知识的不足,几乎是所有火灾事故最终引发重大伤亡的一个共因。对于一家农产品加工厂而言,是否组织了员工的安全演练,普及逃生知识,相关方面是否予以了有效的监督检查,更令人生疑。

  除此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该公司驻地裴岭村被称作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类似的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合作企业,在当地应该不少。那么,其他的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是否到位?此事得以发生,或许暴露了当下小城镇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的普遍性不足,当引发针对性的重视。

  无论从此次事故所引发的伤亡人数,还是事故所可能揭示的小城镇企业安全生产的普遍性规范问题,其警示意义都不可谓不大。不能因为安全事故的多发,而丧失对于此类事件的痛感与应有的反思。当然,防止社会痛感丧失,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即是,公共部门对于事件的严格调查与追责,以及有力的后续反思与安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