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
原标题:坚守节水大使命 保护生态促发展
——武威市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
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牢记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以节水、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是武威的大使命”的嘱托,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原则,坚持以水定经济结构、以水定发展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优化用水结构,转变用水方式,建立了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体系以及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破解“结构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命题,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创新节水思路
武威深居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全省的1/2、全国的1/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的1/3、全国的1/9。特别是长期以来,受落后农耕经济影响,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长期居高不下。2010年,农业灌溉实际用水量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83.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工业用水量只占5.3%,城乡居民生活和生态用水占11%。由于灌溉面积过大、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单方水效益只有工业的6.3%。同时又因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优先占用了水权,严重制约着城市规模扩大和工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结构性缺水。
2010年初,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经过对全市农村乡镇、城镇工矿企业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制约武威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核心是结构性缺水。
什么是结构性缺水,主要是指因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科学、过度消耗淡水资源造成的缺水。为此,武威市委提出,破解结构性缺水难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节水的关键在于调整结构。通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坚持“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将水资源从高耗低效落后产业向高效低耗优势产业转移。
武威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起步阶段,在耕地持续压减、水资源长期短缺的条件下,要解决结构性缺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调结构、增效益上下功夫。为此,武威市委提出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把发展设施农牧业放在实施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实施,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议》《武威市设施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确定为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确定了“211”目标,即到2016年,实现农村户均2亩棚、1亩经济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把武威建成国家级设施农牧业示范区。
武威市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强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和结构性缺水矛盾。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支持主体生产模式发展相关政策,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民算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经济效益账,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典型带动、现场观摩等方式,有效调动群众积极性,群众对设施农牧业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通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争取国家、省上现代农业发展、牛羊产业大县建设、蔬菜标准园创建等项目,支持设施农牧业建设。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抢抓贷款政策机遇,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办理流程,用足用好信贷支持政策,支持设施农牧业建设,面积由2009年的13.2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85万亩,户均达到2.5亩;特色林果面积由13.3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155.5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50%以上来自主体生产模式。设施农业延伸了农业生产期,节地、节水,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强。
武威市大力发展瓜菜、草食畜、林药果等节水高效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亩纯收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作物,使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因地制宜地推广垄膜沟灌、垄作沟灌、膜下滴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和滴灌、管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了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2015年,全市配套应用农业节水面积达到250万亩,实现了灌区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全覆盖,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全市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万亩,累计达到128万亩。民勤县被水利部认定为首批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
武威市合理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限制高耗水产业,对现有高耗水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电、沼气等不用水或少用水的新型能源产业以及液体经济、核医疗、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截至2015年底,全市风、光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00万千瓦,为优化用水结构、增加用水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威市以农业高效节水为重点,全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效果明显。全市农业用水量由2009年的14.85亿立方米减少到2015年的11.33亿立方米,减幅23.17%,在全市农业用水总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保持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节水效益明显,经统计调查,全市农业单方水效益由2009年的1.93元提高到2015年的9.33元。走出了一条节水高效、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新路子。
创新管水机制
武威市以水权水价改革为核心,建立健全水价管理体系,利用价格杠杆,推动各行业用水方式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通过节水和调整用水结构来满足用水需求,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武威作为国家水利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市,不断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硬约束作用,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在全市用水总量压减的基础上,生活、生态、工业、农业配水比例由2009年的3.5∶5.7∶9.9∶80.9调整为2015年的5.6∶12∶16.5∶65.9,用水结构逐步优化,水资源配置逐步向高效节水产业、工业和生态转移,用水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武威市自2010年起,市、区(县)政府每年下发年度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水权逐级分配到区(县)、灌区、乡镇、协会和用水户。核发水权证书,建立完善区(县)、乡(镇)、村(协会)、组(社)四级水权明晰台账。水权分配坚持以人定地,以地定水,以水定产业规模,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农田灌溉用水以人均灌溉面积和综合灌溉定额确定;生态用水按农田灌溉用水的比例确定;工业用水以批复的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和工业增加值及其用水定额核定;城乡生活用水按本市用水定额核定,逐级明确各用水户的用水总量。
武威市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用水行为,为公平合理用水创建平安环境。市、区(县)两级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编制出台了数十个规范性文件和实施办法,内容涵盖水资源配置、水量调度、水权分配、用水定额制定、水价改革等方面。实行乡镇和部门联动机制,将水资源管理相关指标纳入各区(县)政府、部门考核内容,灌区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水情会商。在乡镇设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乡镇及水务、电力部门协调落实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管控措施。公安、水政等部门联合打击违规取水行为,形成了政府、部门齐抓共管的水资源管理局面。严格落实审批制度,对新建、扩建、改建取水项目实施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同时,划分地下水禁采区、超采区、限采区,加强机井取水管理,严格控制新打机井,规范旧井更新审批程序,营造了良好的水事环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纳污红线控制指标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把红线指标逐级落实到区(县)、乡镇,严格监督检查、考评,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
武威市在水权使用过程中,坚持先确权、再计划,先申请、再分配,先购票(刷卡)、再配水的供用水程序。河水灌区凭票供水,井水灌区刷卡取水,彻底关死了无序用水的“阀门”。水管单位按渠系和单井制定分轮次供水计划,用水户协会制定分时到户、配水到地的用水计划,健全各类作物供用水台账,实行水资源管理举报制度,分阶段开展用水审计,对水资源使用实行精细化管理和全过程监控,确保用水总量不突破。河水灌区改造完善了干、支渠量水建筑物,在斗、农渠上配套量水堰和标准量水断面,实现了斗口准确计量。全市14240眼机电井全部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做到井口精准计量。实现了配水到户、计量到户、计账到户、收费到组,有效控制用水定额。同时在部分灌区探索建立用水计量远程监控系统。
武威市适时调整水价,以价格杠杆促节水,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水价机制。合理调整地表水、地下水水价。实行差别水价,对设施农业、大田滴灌等高效节水作物,地表水价优惠不低于20%,地下水价优惠不低于50%;对采用传统地面灌溉种植的小麦、玉米等高耗水粮食作物,地表水水价上浮20%,地下水水价上浮50%;对特色林果业及人工生态林草用水,按调整后农业水价的50%计收水费。提高生活用水价格,对生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阶梯式水价。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农业、非居民、工业和特种行业用水均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分超定额30%以下、31%—50%、50%以上三种不同情况,超额部分分别按标准水价的150%、200%、300%收取水费。通过制定和落实多样化的水价政策,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激励节约用水,引导高效节水产业发展。
武威市把水权市场建设作为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的抓手,探索实施了水资源二次优化配置和余缺调剂。搭建水权交易平台,依托水行政部门和基层水管单位,在灌区、乡镇和协会开展水权交易,用水户将节余水量或缺水量信息逐级汇总到水管站所,水管站所做好区域内水量供求信息发布和水权交易具体管理等服务工作。建立各层级水权交易市场,制定出台水权交易办法,明确水权交易范围和方式,规范水权转让交易行为,鼓励水权向高效益产业转移。
随着水权水价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式经营向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布局转变,由低投入、低产出、高耗水的传统模式向高投入、高产出、低耗水、高效益的现代模式转变。灌溉方式由块灌、畦灌向沟灌、管灌、滴灌等转变,逐步变浇地为浇作物,变少次足量灌溉为多次适量灌溉。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依靠科技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转变,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变。
经济生态双赢
武威市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厉行节约用水,用水总量大幅下降。全市用水总量由2009年的18.36亿立方米减少到2015年的15.81亿立方米,减幅达14%。2010年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62亿立方米,占近期目标2.5亿立方米的104.4%;2015年,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3.016亿立方米。《规划》确定的蔡旗断面过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指标、生态治理目标分别提前8年、6年实现。
武威市科学配置节约的水资源,不断增加生态用水,重点放在保障生态经济林用水、农田防护林网和防风固沙植被保护与建设上。2010年至2015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70.5万亩、封育189.54万亩,完成治沙造林95.96万亩,治沙生态林承包到户180.9万亩。全市湿地面积达到156.3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051.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32%。民勤县青土湖芦苇等旱湿生植物逐年增加,连片封育面积达到20多万亩,植被覆盖度由2007年前的5%—20%提高到40%以上;夹河乡2008年关闭的96眼灌溉机井中有7眼成自流涌泉,黄案滩自然封育区芦苇、白刺、梭梭、沙枣等10万亩植被群落逐步恢复,植被覆盖度由2007年前的28%提高到现在的45%;中渠外西柴湾、西渠魏家大疙瘩连片封育面积达到20多万亩,植被覆盖度40%以上。古浪县民调渠沿线植被覆盖度由2007年前的12%提高到现在的45%。另据气象资料记载:1981年到2010年,民勤县区域性沙尘暴年平均次数为17.9次。2011年至2015年,民勤区域性沙尘暴次数分别为:1、0、1、1、1,且沙尘暴范围小、时间短,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沙尘暴日数显著减少。
武威市先后建立了古浪县三北工程国家级示范区、民勤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示范县、天祝县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科技示范点等三个国家示范区。建立了民勤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民调渠沿线等8个万亩防沙治沙示范区。建成了金色大道、G30通道、红水河百里生态经济长廊、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暨荣华颐养园、荣华治沙道路、武威保税园区、民勤县城至红沙岗一级公路、红崖山水库库区绿化、古浪县长庆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大批高质量的造林绿化精品样板。荒漠化、沙化土地、沙尘暴次数明显减少,沙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地下水位显著回升,重点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性改善,地下水位处于动态平衡,青土湖形成较大范围旱区湿地。2010年开始,每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水量,干涸51年的青土湖形成了3—22.36平方公里的人工季节性水面,2010年—2015年分别达到3、10、15、15、22、22.36平方公里。根据甘肃省武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监测,青土湖地下水位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到目前的3.14米,升高0.88米。甘肃地质勘察院专家2014年9月现场调查确定,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米的旱区湿地约106平方公里,局部地方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超过《规划》确定的北部湖区出现旱区湿地70平方公里左右的目标。(马顺龙)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