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加快市场建设促现代服务业发展纪实

24.02.2016  16:24

    原标题:打造转型跨越的引擎

    ——武威加快市场建设促现代服务业发展纪实

    “十二五”期间,武威市委、市政府把市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主要抓手,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建设区域性商贸重镇和河西走廊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为目标,科学规划、制定政策、多措并举、优化环境,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了建市场、兴流通、促发展的良好态势。至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亿元以上,比2010年增长一倍以上,年均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

    为推进现代服务业,武威市编制完成了《甘肃省武威市商业网点规划》和《武威市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在用地、规划、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在武威城区沿二环路外围和三个县城规划新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在农村新建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在城区改造提升一批消费品市场,实现市场规模、数量的进一步扩大,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档次、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对新建的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区消费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重点市场建设,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了市场建设,推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武威市按照建设大通道、构筑大枢纽、发展大物流的思路,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等物流需求集聚地,依靠铁路、公路场站等交通枢纽优势,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了一批物流园区,形成公铁联运、干支联网、分区合理、功能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依托物流园区建设,培育了一批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目前,已建成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黄羊众远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金沙物流园、甘肃巨龙农网武威物流配送中心、武威万嘉国际广场等较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及企业。

    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枢纽为发展定位,是国家在甘肃省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今正高效有序运营。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甘肃国际陆港启动建设。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常态化运营,累计发运33列,货运总量4.62万吨,货物总值达1.16亿美元。在江苏、山东、浙江、湖南等省建立了6个物流集货合作基地,甘肃路斯等企业入驻保税物流中心,出口退税、进口保税等口岸功能逐步发挥。浙商进出口加工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产业园、专属保税物流仓库和国际贸易总部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甘肃国际陆港发展战略规划和中心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近期有望获批。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甘肃国际陆港加快建设,使武威市由内陆腹地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了新平台,成为服务甘肃、辐射西北、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国际物流平台。

    近年来,武威市着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秉承“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理念,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商贸项目对市场建设的促进带动作用,及时组织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筛选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市场建设项目,突出招商重点,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招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多元投资”的原则,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和促进市场建设的举措,积极争取国家、省里支持流通业发展项目,发挥好市财政市场建设“以奖代补”扶持资金作用,奖励扶持重点市场建设。同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建市场,把市场建设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市场建设,鼓励流通企业和工业企业利用现有场地改建市场,积极以多种形式引进资金用于市场建设。至目前,全市已新建、续建、改造、提升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商品配送中心91个,完成投资20多亿元。

    武威市还发挥市财政“以奖代补”扶持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市场建设项目带动作用,引导和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商贸流通领域,推进传统商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新型市场,塑造了商品交易市场新形象。实施了昊天农产品交易市场暨仓储物流中心、民勤畜产品市场、古浪县城综合市场、天祝华藏广场综合项目等50个“以奖代补”市场体系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化农家店1263家,覆盖100%的乡镇、85%的行政村,建成14个配送中心、4个商贸中心,商品配送达到80%以上,建立起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实施了武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3个“双百市场工程”建设项目和天祝高原魂蔬菜批发市场等32个“退市还路工程”“县乡便民市场”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农村集贸市场为基础,便民超市为延伸,连接城乡、辐射内外、门类齐全、交易活跃的城乡市场体系。(记者 马顺龙)

( 编辑:网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