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以农业科技服务富民产业培育侧记
春节前夕,市农技中心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在田间棚内开设课堂,为大棚种植户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在凉州区清源镇的大棚里,市农技中心技术员唐峻岭就当前瓜苗和蔬菜生长存在的问题给种植户进行了讲解,并指导农户,重点做好谨慎用药、及时掐枝、合理疏果、棚内保温保湿和保持充足光照。同时,结合实例宣传惠农政策和相关扶助措施,增强农民靠发展大棚种植致富的信心。
“此次培训采取课堂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办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唐峻岭说,在推广理念上,培训遵循“以人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改变了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传统形式;方法上,以农民生产实际和需求为内容,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
农业科技培训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着力点。
去年以来,我市以凉州荣华现代绿洲、古浪黄花滩、天祝南阳山片“下山入川”工程移民区和民勤湖区四个片区为重点,组建市级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县区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乡镇农业科技服务分队、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组四级联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开展多层次、广覆盖、制度化的技术服务,着力建设四个精准扶贫片区富民产业示范基地。
利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活动的契机,市农牧系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摸底调查,扶贫帮困,脚踏实地送科技、送信息、查问题、解难题、办实事,从根源上引导农民群众科学生产、科学致富。
市农牧系统成立4个市级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每个专家团负责一个片区,分别集中对四个片区开展定点技术服务和指导,帮助、指导制定片区乡镇及贫困村富民产业发展计划;每月对片区乡镇、贫困村进行集中技术服务;调查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统筹协调和指导县区农业科技服务及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对县区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协调组织市、县、乡、村技术服务人员,各有侧重地开展指导服务。
县区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严格执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各县区为每个片区派驻农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开展定点技术服务;在每个片区乡镇建立2-3个科技示范点,引进展示先进实用技术及标准化生产技术2-3项;贫困村每个村民小组培育科技示范户1-2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联系带动贫困户10-20户;组织开展乡镇农技人员、村级农民技术员及科技示范户技术培训3次以上。
乡镇农业科技服务分队整合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民技术员,以村为单位分片包干,驻点开展技术服务,为农户提供全程、全天候技术服务。每年开展贫困村农户技术培训3次以上,每个贫困村培育1-2名致富能人,每个贫困户培育1名科技明白人,实现技术入户全覆盖,培育出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农民树立了新型设施农业管理理念,激发了生产积极性。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组开展本村技术服务,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遴选、考核和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名村级农民技术员,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为确保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农牧系统采取行政和技术双促进、集中和分层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做到四个片区农业科技全覆盖、农户农业技术全培训,切实增强四个片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的能力。通过以片带面、示范引领,大力推动了主体生产模式提质增效措施的全面落实,农畜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贫困村农民合作社的全面覆盖,贫困户科技入户率100%目标的全面实现,富民产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武威日报记者张尚梅实习生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