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通知书撞脸人大 官方称传统文化属公开资源
日前,武汉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展示该校2015年新生录取通知书,颇具传统“中国风”的设计在赢得一片称赞的同时,也遭到质疑,“欢迎到中国人民大学武汉校区报到”。7月26日,武汉大学新媒体中心官方微博“@武大新媒体”在微博上晒出了2015级本科录取通知书,随即被网友质疑抄袭人大,在微博上引起热议。截至27日18时,#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抄袭#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达7.5万。
两份“撞脸”的录取通知书引发了两校学生及众多网络争论。有人大校友调侃,“欢迎收到通知书的同学来人大,毕竟很容易一激动就看走眼了”。武大的学生则认为,“中国风大同小异,字体库全国都一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7日晚23时59分,武汉大学官微发布长文《我们到底像不像?一种文化传统,两校个性表达》,以此作出回应。
文中提到,近年来,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借用传统文化元素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从2014年开始就使用竖式排版,这种排版方式是借鉴于古典书籍。并认为“‘竖式排版、题签、毛笔字体’,这些经典元素是传统文化中的公开资源,非独家专属,以人文传统著称的武汉大学自然也有这种继承与弘扬的权利和义务。”
而后,文章从武大和人大两版通知书的设计理念进行解读,称武大一向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倡导自由理念。设计者采用“龙腾鱼跃纹”来表达武大的这种“个性”,为突出录取通喜庆色彩,调整为红色基调。人大版通知书则主要使用“海水江崖纹”,以表达其“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理念。
回应文中还提到,武大版和人大版录取通知书另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武大版通知书选择了有边框设计(浅灰色外框)。设计师整体加框的设计手法是想传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武汉大学认为,武大版的通知书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个性需要而展开地独立设计,虽然也大量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在这种整体相似的古典风格之下,所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被统摄成为个性理念的有效表达方式,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自我统一。但总结这次“撞脸”,该校认为,武大通知书设计的个性化程度仍有提高的余地。“如何把学校个性更好地和形式要件充分结合,这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招办在官方微博上置顶了有关去年录取通知书的介绍,但未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