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致富能手”演绎创业梦想

19.09.2014  03:25

承载着致富梦想的神奇土地

李海龙和他的“火凤凰

魏常明正在侍弄他刚刚收购回来的甘草

    无论是南部二阴地区山坡上侍弄满山溜达的“火凤凰”,还是北山干旱梯田里“土中掘金”的“甘草王”,他们都是有理想、有作为的农村汉子。一只5元钱的鸡仔,在山坡上溜达6个月后价格就成了100元;一亩原来种植小麦收入不足300元的坡地,整理成梯田后种植甘草收入就成了5000多元……这种

    “天翻地覆”的变化吸引着记者走进榆中县新营乡祁家河村和贡井乡吕家岘村。

    榆中县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之一。自省委“双联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榆中县充分发挥县、乡、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致富主体作用,在省市联扶单位的积极协助和大力支持下,借“外力”提升“内力”,人居环境日益优化,群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29名致富带头人走在了致富前列。拥有10000只“火凤凰”散养鸡的90后大学生李海龙、种植着3万亩中药材的“药材大王”魏常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学生爱上“火凤凰

    8月12日,在榆中南部二阴地区新营乡祁家河村的一片山坡上,近9000只“火凤凰”散养鸡在3只洁白的大鹅“管理”下互相追逐着,有的昂起脖子啼鸣不停,有的窝在树丛中一动不动,更有“好事者”竖起鸡冠和同伴争斗着……一位戴着眼镜、手提尼龙袋的年轻人站在迎风处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他就是大学毕业回乡养鸡、借力“双联”成功创业的李海龙。这一年,他只有24岁。

    就业不如意回家创业去

    李海龙2012年从兰州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开始寻找出路,为了找工作曾到处参加招聘会,但要找一个能让自己一展才华的岗位谈何容易。他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他对油漆等化工原料过敏,但要想再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实在困难。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与其挤在城市里茫然无措,不如回乡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经过认真考虑,李海龙选择了回乡创业。

    “能够在大城市生活当然是很多人的梦想,可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想谋得一个好职位也不容易。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其在城市不得意,还不如利用所学回家干点事情。”谈起当初回乡创业的初衷,李海龙对记者说:“当时我爸还骂我没出息,大学毕业了回来种地,得让乡亲们笑掉大牙,如果我硬要回来,就自己独立门户,走得远远的,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家里什么也不管。后来他多半年都没和我说话。

    新营乡祁家河是一个贫困村,多少年来,凭借考学跳出“”门的思想观念让这里许多年轻人都离开了家乡,到外地寻找发展机会。因此,李海龙不留在大城市,反而回到落后的家乡小村创业时,确实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12年那个夏季,李海龙铁定心思回家创业。

    有想法就行动散养鸡落了户

    有了想法便付诸行动。一开始,李海龙冒着30多度高温到处考察适合做的项目。经过三番五次的考察后,李海龙发现他所在的祁家村山上,树冠较小、果树稀疏,地表植被丰富,很适合饲养散养鸡。也就在此时,他去邻近村一个养鸡户中买鸡,看到人家散养鸡非常好,而且经济效益也不错。于是他利用一个多月时间认真学习了散养鸡养殖技术,回来后引进了1000只土鸡进行养殖。在李海龙精心饲养下,引进的1000只土鸡有了收益,更加坚定了李海龙从事养殖业的信心。去年他分三批引进土鸡7000只,共计收入在14万元左右。

    “现在购进鸡仔的成本价只有5元左右,饲养6个多月所用的饲料和水成本也不高,但出栏价格今年达到了每只将近100元,太划算了。”尝到甜头的李海龙,今年7月又一次性引进3000只土鸡进行养殖,并建盖了450余平方米的鸡舍。

    谈起建鸡舍,李海龙深有感触:“为了这些鸡有个窝,多累多苦都值得。这些砖都是自己和父母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一块一块地垒起来的。”饲养土鸡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鸡苗引进来不生病是养殖的关键。李海龙多次出外学习后,在鸡场建起了一套完整的预防体系,从而减少了土鸡疾病的发生率。

    “在山坡上放养鸡最大的好处就是通风好、细菌少。现在我这几千只鸡除了打正常的疫苗外,基本不吃药。”这不仅给他节省了成本,也提高了散养鸡的质量。李海龙对记者说,现在唯一头疼的就是水源不足,他每天都会开着三马子(农用三轮车)到村里的水窖去拉水,一天一车水都不够。

    随着散养鸡养殖的不断成功,村子周围的很多人都慕名来拜访。李海龙来者不拒,毫无保留地将养殖经验传授给乡亲们。看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认可并能和父母乡亲一起分享,李海龙满怀信心地说,“为进一步拓宽养殖规模,还要在相邻的林地里继续增加散养鸡数量,并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去帮助更多的乡亲,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

    “火凤凰”长得壮全凭“双联”帮了忙

    其实,李海龙刚回到家时,家里经济情况不是太好。父亲虽然骂了他多次,但看到自己的儿子立场坚定,也就开始给儿子张罗养鸡。当时只给了几千元,李海龙从网上购买了1000只土鸡进行试验养殖,喜欢钻研的他慢慢地掌握了养殖技术,并且超过了附近的养殖户。可是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条件,想进一步发展时遇到了难题,资金问题限制了他的步伐。

    就在这时,双联活动开始了。乡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给了他很大支持,批给他600亩荒山养鸡,并且是无偿使用。他为资金犯愁的时候,祁家河村的双联单位榆中合作银行的人来了,在听取了他的想法思路后,通过农户小额创业贷款第一次就给他贷了3万元的无息贷款,购买种鸡的钱一下子就解决了。从2012年创业之初的1000只鸡,到2013年的7000只鸡,到时下已经有9000只鸡。“多亏了榆中合作银行对我的支持,他们对我养鸡的帮助是最大的。他们的‘双联’工作确实做得很到位,服务确实很好。”对于李海龙的这一番肺腑之言,榆中合作银行甘草支行的刘善凯说:“‘双联’活动中要求,帮扶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人致富,作为回乡大学生,李海龙有创业的潜力,并且具有示范意义,我们银行全力支持他创业。”

    今年上半年,李海龙的鸡出栏时,恰逢市场不景气。帮扶单位的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扶这个年轻人,在榆中合作银行董事长周承中的提议下,合行职工自掏腰包将这一批鸡购买,解决了李海龙的难题。

    李海龙介绍,他养的鸡的品种叫“火凤凰”。为了刺激鸡每天都上山溜达,他每天定时会拎一些玉米粒,边往山上走边撒饲料。时间长了,鸡群会形成固定的生物钟,跟着他上山去溜达,饿了吃青草,渴了喝泉水。据了解,“火凤凰”饲养时间均达到了6个月以上,饲养时间长,鸡品质好,鸡肉精道,味道鲜美。鸡蛋蛋壳厚,蛋黄颜色黄,蛋黄蛋清分明,营养价值高,很受城里人欢迎。

    新营乡乡长赵震对记者说,“双联”活动就是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让这些人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农村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垃圾哥变身“甘草王

    曾几何时,一提起北山,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干旱、缺水、荒凉、贫困”。的确,在这个十年九旱的地方,“草长莺飞”,“林木苍郁”这些特别能激起人们遐想的词语很难在北山找到适用的位置。但今日,北山竟成了药草飘香、满眼生绿的“聚宝盆”。说起这一变化,我们的镜头不得不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他就是曾经靠捡垃圾供自己儿女上学、后靠政府帮扶种植甘草起家、被誉为“药材大王”的贡井乡吕家岘农民魏常明。

    打工之路,痛——“垃圾哥”回家再务农

    8月13日,记者沿鸡冠梁绕山而行前往北山的贡井乡吕家岘。沿途一路望去:山上,梯田里甘草泛绿、柴胡花艳;山下,全膜覆盖田里的玉米棒露出了微黄的笑脸……秋天的吕家岘村正展现着一年中最具韵味的风采。而眼前的这一“韵味十足的风采”,正是来源于药材种植的兴起,更得益于“双联帮扶”。

    2008年该乡开始种植中药材,从当初的10亩到2012年全乡种植各类中药材11000亩。而在这几个数字的背后,始终离不开一个名字——魏常明。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贫困山区的农民,如今却是榆中县北山地区远近闻名的“药材大王”,他也是榆中贡井乡农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魏常明今年43岁,榆中县贡井乡吕家岘人。初见魏常明,没有人会把他和有着数千万资产的“药材大王”联系在一起:由于长年奔波于种植中药材的农地与合作社,黝黑和清瘦成了他最为明显的特征。不到一米六的个子,一身深灰色粗布衣服和沾满泥土的布鞋,足以说明他的农民身份。“你来了吗?好着呢啥?”夹杂着浑厚的北山口音,魏常明笑呵呵地与多次采访过他的记者攀谈起来。

    “想起那个时候太跌屲了!”在谈起刚开始种药材时候,魏常明点了一支烟,眯着眼睛把记者拉回了十多年前的日子里。“那会儿孩子都在上学,我们这里十年九旱。虽然种着40多亩地,但一年到头来吃都吃不饱,供学生上学就像听天书一样!”魏常明说,他到处打工,但只能是短期工,还得回家收拾庄稼。没办法,打工之余他便捡起了垃圾,没想到这一捡就捡了5年多,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哥”!“靠打工、捡垃圾供孩子上学太苦了,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富裕日子。”魏常明对记者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许多人种植百合收入很好时,便动了心思。在多次权衡和商量后,魏常明从打零工、捡垃圾中脱离出来回到了家乡,种起了百合。

    那一年,正是2004年。那一年,他种植的百合亏了几十万。

    创业之初,苦——种药材找到了门路

    “十年前,我种植百合亏本了,一下子赔了几十万。家里又没有固定收入,女儿、儿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手。就在生活窘迫无助的时候,是中药材种植让我看到了希望。”魏常明对记者介绍说,种百合亏本后,他把目光聚在了中药材种植上了。从2004年起,在乡政府的引导下,魏常明将一些农户的闲散地和15度以上的坡地通过村委会合理流转,租过来开始种植药材。从最初的几十亩、几百亩,到现在的3万亩,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贡井乡的好多山头已经被魏常明的药材所覆盖。“当时,我跑到陇西、张掖、河西很多地方考察中药材种植的情况,然后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承包了500亩地全部用来种板蓝根。板蓝根一年后就可以收获,比起甘草、黄芪,党参这些生长期短,受益见效快。”魏常明说,那一年他赚了8万多块钱,比起他种农作物、打工、捡垃圾都要赚得多。

    从那年开始,尝到甜头的魏常明开始大量种植中药材,增加种植种类、扩大种植面积。到了2006年他开始试验种植甘草、黄芪等其他中草药。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魏常明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2008年中药材市场价格下滑,甘草每公斤收购价才3元。他种植的400多亩甘草基本上没有赚到什么钱,还欠了很多贷款,最穷的时候娃娃上学都成问题。后来,乡政府领导找到他,鼓励魏常明继续种植中草药,还给担保贷了10万元。

    “反正到外面还是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再好好努力种中药材,自己给自己当老板。”面对挫败,魏常明没有气馁,他决心再大干一场。于是他凭借乡政府帮忙贷的10万元,自己又找人借了些钱,通过村委会合理流转周边农户的闲散地和坡地,大量连片种植甘草,形成相当可观的种植规模,这也为后来他成立专业合作社打下了基础。

    “榆中县北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加之黄土高原特有的白绵土土壤,极适宜种植甘草、黄芩、板蓝根及银柴胡等耐寒耐旱中药材。经检测,贡井乡生产的各类中药材主要元素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魏常明向记者介绍说,特别是甘草的甘草酸含量达3.2%,甘草苷1.37%,在同类产品中含量较高。

    2009年底,由魏常明牵头、政府引导成立了北山最大的吕家岘宏鑫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化,有组织地加强合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加强对中药材品种、苗木的改良和对农户的培训。以前因干旱不长收成的土地变成今天的致富田,大片大片的药材长起来,成为农民致富的关键渠道之一。2010年,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了近400户大大小小的药材种植户。到目前为止,合作社中药材种植面积就达到6000多亩,加上周边乡村农民种的中草药一共有20000多亩。每年到了中药材收购高峰期,光雇佣当地劳动力就得300多人。合作社改变了北山人一到冬天就没事干,没钱赚的现状,解决了一大部分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有事干,有钱赚。魏常明告诉记者,今年他也等来了好收成,一年能赚两百万左右。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改种药材了,无风险且不愁销售,比种粮食强得多。”魏常明自豪地说。

    勤劳致富,甜——“垃圾哥”变身“甘草王

    药材种植让魏常明打开了致富门。2011年4月,魏常明又与人合作修建了中药材贮存库和加工基地,周围的药材种植户都会把药材送到这个加工基地。魏常明将药材按照甲、乙、丙、丁四个种类分类装好,然后做一些深加工,再销售出去。魏常明自豪地说:“由于我们种植的药材品质好,现在基本上都出口到国外了,名扬海外了。

    魏常明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不仅让自己的腰包变得鼓鼓的,也让当地的农民改变了以往贫困的生活。吕在庆是贡井乡吕家岘人,今年已经63岁了。在记者采访时,他刚刚将自己的一车甘草送到合作社的加工基地。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甘草价格挺好的,每公斤6块多。我种了40多亩甘草,今年下来能赚个10万块钱,我已经很满意了。以前种粮食,一年到头雨水好的时候家里就够吃了,不好的时候都不够自己吃。现在种中药材,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很多,还有人负责收购。

    张永龙也是吕家岘人,他自己也种了40多亩中药材,闲暇的时候就到合作社打工。“自己种一点药草,不忙的时候过来打工,再赚点额外的钱。不用出远门就可以赚钱,在我们这个地方日子过得也挺好的。”像吕在庆、张永龙这样在药材开挖的那一年赚个10来万的人很多。还有许多种植大户赚个40多万都不成问题。

    “其实种植中药材,经营合作社是一个特别累,特别苦的事情。老魏这个人能吃苦,能折腾,还很勤奋。这几年虽然赚了些钱,但也苦啊,他能坚持下来,还能带领北山的乡亲们继续干下去,作为朋友我很佩服。”魏常明的朋友滕汉祯说。记者柴希中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季桂珍文/图

    记者手记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把汗水挥洒在这里我才觉得踏实。”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一个道理:梦想的种子要播散在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地上。当众多年轻人涌入城市的时候,李海龙选择回到家乡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梦想。这种不贪慕虚荣、不浮躁的精气神值得我们点赞、力挺。

    “我们北山地区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恶劣,致使多少辈人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现在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我希望更多的农民能够富裕起来。”这不仅仅是魏常明的心愿,更是整个北山地区贫困农民的意愿。对于这种借“外力”提“内力”走致富路的作法,我们除了深思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学习、再学习。

    美好未来就在脚下,无需去怨天尤人,没必要东走西顾。李海龙所走之路为当下诸多还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作出了表率、指引了方向。魏常明所经所历为多年来困惑于脱贫无门、致富无望的青年人解了惑、趟了路。这两个人原本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是贫困让他们瞄准致富目标,经历了创新脱贫,从而走向成功。所以,每一位致力于脱贫的人要做的就是借外力“帮扶”、走自强之路。因为在自己热爱的家乡土地上铸就的“金饭碗”,胜过任何城市中接手别人的“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