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北山的林场背苗人
凌晨五点半,开始上山,背包里装着一天的干粮;同拉苗车一起到了山顶后,背上的背包就换成了两株重50斤左右的树苗。负重上山下山,背上手里总没个空闲,这是榆中北山林场人的真实缩写。
榆中北山,十年九旱,种树难,最难的是搬运苗木上山。山大沟深,坡陡土大,只能靠人工把树苗背到挖好的一个个树窝里。榆中贡井林场的三代造林人背苗栽树,埋头苦干,用坚硬的脊背把绿意背上了荒凉的山坡,撑起了北山的片片绿荫。
工人们正在背着树苗下山。(王文嘉 摄)
“啥地方栽树,啥地方下雨”
“种树干啥!种上吃哩吗?”刚开始种树时,面对周边村民的质疑林场人很尴尬,甚至有的羊倌还到林场里面放牧。怎样才能让村民们理解并支持绿化工作?林场人选择了踏踏实实地植树护林。只有真正尝到了种树的甜头,大家伙儿才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这场“绿色保卫战”中来。
整地、栽种、除草、防火防寒,林场的工人们一年四季都在山上忙。以前的北山常年干旱少雨,靠天吃饭,种树是跟时间的赛跑。没有水就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下雨,工人们就集中整地;下雨时,工人们就抓紧上山抢墒。沟沟壑壑中遍布着“鱼鳞坑”,一旦有降水,“鱼鳞坑”就开始为栽种的新苗积聚雨水。雨水充足,大家种起树来省时省力,树木成活率也有了很大提升。
北山许多山坡地势较陡,植树造林多是依靠人背手提。大一点的树苗每人一次只能背2棵,从山顶背到山底一个来回就要1个多小时,每天要往返15趟左右。山上坡度大路不平,稍微不注意,脚底就打滑,工人背树苗的时候手里大多都拄着一根粗一点的木棍。树苗还没背到指定坑点,身前身后的衣服早已湿了一大片,坐在山头休息的工人笑着打趣:“年轻人上山下山的速度都比不过我们哩!”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啥地方栽树,啥地方就下雨,时不时下点雨,空气都好了很多。”林场工人张成宝2018年被评为“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说起种树带来的变化,他脸上满是自豪。
张成宝说:“现在山里动物多了,鸟儿也很多,能听见各种各样的鸟叫声。”声音多了,这些在山里植树护林的人们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寂寞了。
工人们沿着陡坡将树苗背下山。(王文嘉 摄)
“全部投到山上,不让山吃亏”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摸索,再加上苗木种植技术的改进,林场在山区主要种植杏树、榆树、云杉、樟子松、侧柏等树种。
“这些树好活,虫害也相对较少,长得也快,你看那片山坡上的树苗,现在长得到一米五左右了,都快到我胸口这里了。”“就是,长得特别快。以前这个坡都是灰色的,现在看着绿茵茵的。”只要谈起树,平日里少言寡语的林场人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投到山上,不能让山吃亏。”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谈起植树造林时很坚定。火彦君介绍,林场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抓造林整地的质量及密度、造林树种及树种规格数量,安排专人考核检查;紧盯造林成活率,一次不行及时补植补造,保证较高的成活率。与此同时,林场按时结算发放工人工资,绝不拖欠。截至目前,林场2018年新增造林7200亩,2019年新增11500亩。
如今,那些曾经质疑种树的村民也主动加入了造林队伍,原来不顾林场劝阻放牧的羊倌卖了羊成了护林员,林场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脱贫致富,吸纳了56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投身北山绿化。
王家山、鸡冠梁、梁坪、孙家湾、太平堡、郝家营……随着造林点的增加,原本的苦日子像这眼前逐渐变绿变美的山头一样,变得甜了起来。
如今的贡井林场树木郁郁葱葱。(王文嘉 摄)
“每一颗树,都像自己的娃娃一样”
“三分造,七分管。”
要想树木长得好,光种树还不行,还得加强养护,护林员就成了绿色北山的守护者。早晚一次的巡查都靠护林员完成,护林员一天最多要走近40多公里的山路。“朋友圈里的微信运动,我们总能排第一名。”护林人们将这奔波辛苦的护林工作看做了运动健身。
树离不开人,人更舍不得树。今年已经69岁的张成宝早在2012年就已经退休了,但他毅然选择继续在林场工作。问及原因,张成宝害羞地笑笑:“山上的每一颗树,都像自己的娃娃。”大年三十的晚上,张成宝在家待不住,要上山溜达一圈看看有没有火情,要不他心里不踏实。
遥望北山,绿色一点一点的爬满原本荒凉裸露的山头,绵亘蜿蜒的绿意在远处起起伏伏,小鸟在深浅不一的绿色沟壑中叽叽喳喳地跳跃。林场人都说每次站在山顶看远处绿色的山头就觉得特别自豪。那是三代林场人“绿色保卫战”的战果,是用汗水辛勤浇灌的沃土,是造福后代的片片绿荫。
绿色永驻,发展永续。贡井林场人坚守的这片绿意,终将成长为浩瀚的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