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下半场需要新玩法
广东省房协秘书长 王韶/文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非“严峻”两字能讲清楚,寄希望于政府救市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精明的企业家应尽早调整经营战略,顺势而为,防患于未然。
进入下半场,房地产业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近期,房地产与互联网的结合愈发紧密,除万科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外,还有万达电商与京东联合营销、阿里巴巴入股恒大足球、华润置地与小米联合打造智能家居体验中心等。
种种迹象表明,楼市下半场需要改变玩法,除借力移动互联新技术之外,可以推陈出新的模式还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模式,都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首先,要学习互联网思维维护、利用好客户资源。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客户、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化加剧,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体、竞争格局、供应模式、供应结构、盈利模式都在发生变化。房企间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规模、速度之争,而更多的是专业和服务能力的竞争。
在此背景下,房企需植入互联网思维,最大限度整合利用已积累的客户资源,优化内部管理,挖掘客户空间,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效嫁接,把企业竞争力从目前的产品、价格、配套、物业服务,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其次,要关注90后购房诉求,做好市场细分。马佳佳“90后不买房”的言论或许过于武断,但不可否认,年轻人所引领的思潮不可估量。作为未来社会消费主体,90后群体的诉求应受到尊重。
现代经济和商业高速发展,一切产品都讲究体验感。房子是大宗消费品,富有个性和厌恶沉闷呆板的90后对居住品质可谓宁缺毋滥。因此,在住宅外观设计和使用功能上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兼顾个性化、差异化,拒绝千篇一律;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上,要突显开放、自由、分享、协作。
再其次,要颠覆传统观念,转变盈利模式。长期以来,传统房地产被简单理解为单一的商品住宅开发与销售,以“卖房”为轴心,只有“房”和“地”,没有“产”(产业和资产)。产业和城市发展服务的功能与价值因此被忽视,这其实是对房地产本质的误解和扭曲。
房地产业的本质是服务业,具有服务和金融双重属性。房地产价值更是贯穿于土地利用、项目开发、后期运营、物业服务等全生命周期。进入下半场,房地产业应树立服务和金融思想,通过金融支持和服务运营、互联网思维等手段寻求长期持续经营。
最后,要关注城乡统筹发展,尽早布局新农村建设。人去哪,需求就在哪;需求在哪,房地产投资就转向哪。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航空、轻轨、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建设也在加速,交通沿线周边小城市和乡镇将迎来更多的外溢住房和商旅新需求,正在刺激和引导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及消费模式向城镇居民过渡和转型。
众多的城市郊区及县域小城镇,因其所处位置和经济发展阶段,在文化创意、养老养生、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等产业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国家经济转型和升级的主流,容易获取政府和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与此同时,旧村居和农村商业网点改造带来的商机也不容忽视。当前广大农村商业网点规划配套滞后、管理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多、消费者权益保护难,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中央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中小开发商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状况进行战略转移,通过资本进入和随之而来的管理资源、经营理念,做好新农村商业网点的服务和运营,既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又能帮助农村商业经营水平实现提升,形成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虽然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但并非步入衰退期,只是规模、房价和利润的超常规增长可能逐渐在回归理性。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势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若房企能紧抓农村剩余劳动力市民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房地产业的未来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