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在军30载沙产业梦:一粒种子成就共富初心

23.01.2021  18:34

  中新网兰州1月23日电 (刘可)在甘肃张掖市高台县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戈壁滩上,有一处3万余亩的绿洲农田,每到夏天,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是甘肃西部沙漠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为在军的黑番茄生产基地成了沙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这个叫沙嘴墩和碱泉子的地方,30年前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现在却建成了世界上独具沙漠特色的黑番茄生产基地,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生产该品种的国家,其生产的黑番茄系列产品不但被列入2008年奥运会特供食品,还连续入选神九、神十航天员太空食谱原料。

  创造这个奇迹的主人公叫柴在军,系甘肃大漠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年59岁,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追求钱学森“治沙富民”梦想

  “1985年从部队转业后,我到地质部门工作,后来辞掉公职,从事个体运输和农产品贸易,到1990年,我银行存折上已有4300多万元存款,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柴在军对记者说。

  有了积累以后,柴在军打算投资当时热门的矿产和房地产,但舅舅和父亲的一番话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图为2013年,来自多个国家的十多位知名专家在大漠紫光基地考察交流并参加“大漠粮仓”揭牌仪式。(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舅舅和父亲都是受过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问我,人生一世,一张床三顿饭,要那么多钱干吗?人的立世之本是看你能为社会做多少有意义的事。如果出现灾荒,是黄金值钱,还是食物值钱?他们让我去当个农民,带领众乡亲共同致富。

  在舅舅和父亲的指引下,他开始了解和学习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思想。“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让不毛之地变沃土,从而实现工、农、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充分利用沙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阳光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这些理论深深触动了他。

  沙区气候炎热干燥,阳光酷烈,20多度的昼夜温差,又有祁连山雪水融灌,这不正是世界育种的黄金硅谷吗?他最终下定决心,要利用沙漠富集的阳光和净土资源发展现代科技大农业。

  他承包下这片戈壁荒滩,开始在风沙口上防沙治沙、改良盐碱地。然而,请来的农林业专家看了连连摇头,说他是外行不懂农业。柴在军听了不气馁,他满口“大叔”“大爷”地请教当地老农,通过挖壕沟、深埋苜蓿根混杂猪粪、撒硫酸亚铁等方法,硬是用土办法把盐碱地都改良了过来。

  就这样,柴在军带领他的团队,在这片不毛之地上逐渐引种培育樟子松、沙地云杉、沙漠樱桃等沙漠适生农林作物品种,整整用了10年时间,逐年有效遏制了风沙侵袭,终于建成3万余亩绿洲农田。

   历经艰难的几个小故事

  发展沙漠农业本来就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世纪工程,随着资金的入不敷出,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接踵而至。

  到了1994年时,柴在军已花光了所有积蓄。春节前他聘请的专家们要回家过年,职工也要发工资,柴在军实在拿不出酬劳,他一咬牙卖掉了自己的车和县城的房子,租了一间平房住下,后来干脆把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也托付给亲戚照料,自己则住进了沙漠基地狭小的地窝子里。

图为大漠紫光位于戈壁滩上的黑番茄种植基地。(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那时公司有14个地窝子,职工们都住在里面生活和办公。有一次,时任原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朱明光带队来基地调研。因风沙大,柴在军邀请一行人去他“办公室”避风。大家环视四周觉得奇怪,没有建筑物啊?等沿着地道口走到地下才明白过来。“当时里面黑咚咚的,连喝的开水都没有。”柴在军说。

  有一次他正在北京出差,凌晨一时多母亲打来电话,说有醉汉踢破了房门,孩子们受到惊吓,让他赶快回家。为了宽慰老人,他谎称这只是孩子做了一个噩梦。又紧接着打电话安慰孩子睡觉,说自己一会就到了。

  还有一次,他要去北京参加会议但却没有路费,张口向一位朋友借钱。晚上取钱时,却被告知被亲戚拿走急用了。那次北京未能成行。直到三年后朋友才说了实话,其实是妻子不愿借钱,觉得他当时负债累累,从事沙漠农业如同傻子在玩烧钱游戏,借了也是打水漂。

  类似这样的困难,柴在军自己也说不清经历了多少次,但他的执著和坚守终于迎来了机会。

   一粒种子成为致富产业

  2000年在北京的一个茶吧里,柴在军因长期失眠和脱发而不敢喝茶,朋友便送给他一盒全英文包装的保健品,后来他发现这种黑番茄食品有独特的效力,意识到机会来了。

  柴在军想尽办法和研究黑番茄的德国专家接上了头。“那时一粒种子15元,我花了6万元只买到一酒瓶盖。”他先是自己实验种植,后来又小批量购进种子进行生产培育和各种营养检测。

  当时国外黑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只有24%,柴在军决定引进培育技术。经过多年潜心研发,2008年他培育的黑番茄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千粒重分别超过了德国的58%和美国的62%,达到了96%,成为真正能够达到工业化生产标准要求的新品种。

  2010年,柴在军培育的黑番茄被科学技术部、原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以及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四部委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3年,来自多个国家的十多位知名院士在大漠紫光基地考察交流,俄罗斯院士、著名科学家伊戈尔·左恩赞言:“为把戈壁荒漠变成了繁荣的黄金谷地所获得的巨大成就而震撼。”美国国家大气中心主任、著名科学家迈克尔·格兰茨称:“这是一个绿化戈壁的伟大成就,如同一次伟大的胜利。

  柴在军培育生产黑番茄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各界关注。2012年先后有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等企业家前来实地参观和考察。

  柴在军在“一粒种子”上前后投资近2亿元研发经费,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开始达到零负债良性运营。目前产品已达东南沿海、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及东南亚市场。

  现在,“高台黑番茄”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地理商标保护认证,同时也成为医学临床应用、循证医学研究等领域倍加关注的研究项目。大漠紫光培育生产的黑番茄也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能够达到工业化生产标准要求的果品。

  最令柴在军欣慰的是,黑番茄产业已经初步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有机化和农民工人化的模式,让张掖市黑河流域十多个乡镇农民由传统农业每亩2000元收入提升到了7600元,并实现了45%的节水效益。

  谈及未来发展,柴在军说:“五年内我们计划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从而带动更多沙区人民增收致富,使黑番茄产业成为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特色品牌和朝阳产业”(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