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用舞蹈探究人性的善恶 设下“十面埋伏”

26.06.2016  22:55

    杨丽萍:用舞蹈探究人性 设下“十面埋伏

    24日晚,《十面埋伏》在兰州首演结束后,杨丽萍接受媒体采访称:“我以前的演绎都是唯美的、传统的、民间的舞剧,但这部剧,实际上是一个实验,我们用舞台来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境中内心的冲突和纠葛,这部剧具有现实意义”。

    十面埋伏,楚歌四起。从开场至结束,悬在演员头顶的,是一万多把闪着寒光的剪刀,隐喻着危机四伏的年代。对于剧中舞美的设置杨丽萍表示“剪刀,它是中国的一种符号,它象征着伤害,暗喻着恐惧的悬而未决的心态,这和我们的生活很类似,处处埋藏着危机,在生活中、职场上、社会中都存在。京剧、剪纸众多中国经典元素都被杨丽萍搬上舞台。对此杨丽萍表示“我们用中国的身体,中国的身体语言,用大的写意的东西来展现中国传统。现代很多舞蹈界很喜欢借鉴外国的芭蕾的东西,我们反而喜欢挖掘传统的东西、京剧的东西,我很爱中国,我们的舞蹈、布景、身体等等,都来自中国最最根本的经典元素。我们的戏要有我们独有的特质,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属性感,不能丢失了自我。

    作为一部纯粹的男人戏,杨丽萍在剧中大胆启用男演员“反串”虞姬,对此她表示,“在中国传统里,特别是京剧的传统里,讲究男装女扮,这是我们的传统和文化,这里不是噱头。有时候雌雄同体会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人格的一种凝聚与体现,不只是一面,不是极端,而是阴阳协调,所以产生的感觉不同,要是单纯选择女演员来演绎虞姬,她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

    全剧除了延续杨丽萍舞蹈一贯的自然、原始的风格外,还邀请了京剧传人裘继戎,将京剧、中国功夫、民乐“融会贯通”。对于裘继戎的表现,杨丽萍也是赞赏不断“裘裘这个年龄一直属于在思考阶段,他会去探索,会去尝试。

    除了对中国古典文化一如既往的追从,对人性和战争的思考成为了年近60岁的杨丽萍今后创作舞剧的新尝试。“早期的舞蹈会赞美生活的美好,现今我会去思考关于生命的主题;《十面埋伏》虽是2000多年前的故事,但现今还是有很多人因为战争流离失所,还会有毒牛奶事件的发生等等,人性的善与恶演绎得淋漓尽致,都是现实的写照。我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消失,想得多,就想用这样一部剧来实验。”  (记者 马霞)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