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村官给群众发红包自己仍住石头房

11.11.2014  12:30

刘章忠(左一)和村里老人交谈

    他当了20多年村干部,为村里修水泥路,装路灯……他每年自掏腰包给村里400多名老人、困难群众发红包;当村民都盖起了小洋楼,他自己的房子却还是30年前垒的石头房……他,就是缙云县东渡镇桃花岭村村委会主任刘章忠。

    11月5日早上8点半,记者驱车前往缙云县东渡镇桃花岭村金坑自然村。一进村,便被这个村里秀丽整洁、富庶安定的环境深深吸引、沉醉。走进村口的一栋三层小洋楼,记者向屋里的村民打听刘章忠的消息。

    来到便民接待室,老刘却并不在里面。记者一打听,原来是早上外出还没有回来。十多分钟过去后,一个头发稀疏、花白,笑容和蔼可亲的老头,急匆匆地走进了办公室。

    如果不听旁人介绍,记者也不敢相信,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就是桃花岭村人人称赞的“老刘”——刘章忠。

    刘章忠是桃花岭村金坑自然村的农民,今年已74岁的他,至今仍担任着桃花岭村村委会主任和村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

    说起自己最早一次当选村支书,老刘感慨地回忆道:“1994年我54岁,参加村支书竞选,是全票通过的……这么多年了,每次一想到乡亲们如此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做,我就觉得应该多给村里办实事、办好事,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0多年来,老刘当过村支书,也当过村委会主任。每当本村或邻村需要修桥、修路时,他都是第一个自发捐款,并四下奔走发动筹款。这些年来,他先后筹集了70余万元,这其中,有10多万元都是他自掏腰包负担的。

    不仅为村里建起候车亭,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大礼堂,接通自来水,还给村中心大道和村民家门口都铺了水泥路面。

    记者问他做这么多究竟图什么?老刘却憨憨地说:“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给村里修中心大道,是我很多年前就有的梦想

    ……

    他每年给384位老人发红包

    不只是无偿贴钱、捐款为村里修路。有时候听闻村里哪户人家有困难,他还会再带上红包和礼品去慰问。

    从2001年开始,刘章忠每逢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还总是自掏腰包给村里年满60岁的老人和村里的特困户每人送去慰问金。而在2011年的行政村规模调整中,东渡镇原来的金坑、外处、底处、隘头及樊庄这五个村合并为桃花岭村,桃花岭村的60岁以上的老人陡然增加到了384人,生活困难户也扩大到了33户。

    “既然政策规定要合并在一起,他们就是我的同村村民,60岁以上的老人和生活困难户一个都不能少。”面对陡然增加的压力,刘章忠二话不说,就把总计6万多元的红包,亲自分发到了桃花岭村的老人和困难户手中。连续十四年从不间断。

    他住的还是30年前垒的石头房

    桃花岭村的村民家中大多都早已住进了崭新的小洋楼,可老刘自己在村里的房子还是1985年攒钱垒起的石头房。为了挣钱,老刘家里从1986年就自己承包了社办厂,做起了塑料加工。说是办厂,其实他办了二三十年的厂子,不过就是一家生产环形灯管塑料灯头的家庭作坊,平时老刘和妻子就住在这个厂房里。

    “厂房很陈旧,一到雨天还会漏雨。”老刘的妻子,今年70岁的麻茹凤说。她身患糖尿病多年,每天都还坚持在这个家庭作坊的生产第一线。“厂子的效益其实一直一般,好的时候,一年利润也就七八万,差的时候勉强收支平衡,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尤其今年,生产完这些灯头能不赔钱就算不错的了。

    这么多年来,刘章忠已不记得捐款修路、慰问老人和困难户到底花了多少钱,但至少已远超20万。这样大手笔的捐款做公益,当然会惹来家里人埋怨。

    麻茹凤无奈地笑着说:“老刘现在的想法就是厂子能盈利多少,他就继续捐出去多少。这样辛辛苦苦一厘一分地挣,他一下子就上千上万地捐出去。其实也不是没说过他,可说他也不听。这么多年过来了,我们也都习惯了,随便他,只要他开心就好。”         □据《处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