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飘香誉陇原
——走进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宣传报道之传统康复科
中医药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国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的一朵耀眼奇葩。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崛起,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紧紧抓住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康复科,该科以中医适宜技术为主要手段,中西医康复三结合并举的治疗特色,厚德精医,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传统康复科是运用祖国医学、中西医结合理论并结合现代康复手段促进患者康复的科室。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2名,其中,1名为全省名中医;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和按摩师多名。科室在中华传统医学会埋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疼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残疾人康复学会常务理事、第一、二批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杨恂主任医师带领下,通过中医、中西医结合开展对中风、痹症、痰饮、消渴、眩晕、喘证、胃脘痛等疑难疾病的诊疗活动,同时开展针灸、蜡疗、理疗、推拿按摩、穴位埋线、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中药浴、足浴等业务。
经过多年对脑瘫、偏瘫、弱智、颅脑外伤、颈肩腰腿痛等病症的治疗和研究,取得了成功的治疗经验和治疗方案,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冬病夏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用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等;安冲汤加味治疗放环后月经紊乱;自拟茶根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慢性心衰;以“上病下取”通腑泻火治疗支扩大咯血、重症肺炎、脑出血;自行研制的小儿脑瘫丸治疗脑瘫等在临床中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空掌击加牵引按摩以及气功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省内享有盛名。
二、大医精诚护航生命
走进病区,静谧和谐,推拿按摩副主任医师胡汉生正在为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做按摩,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杨恂主任告诉记者:“在这里,无论是医生,还是治疗师,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兢兢业业,勤于钻研医学知识,勇于挑起辛劳与责任的重担,他们努力付出,在康复病人的同时也找到了快乐与成就感。”该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患者的满意度,“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这是全体医护人员的执着追求和神圣使命。
去年年末,该科收治从陕西省人民医院转来的吴女士,60岁,右臂由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一直难以消除,所用的各种药物都无济于事,以至于最后右胳膊软弱无力。经检查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症”,该科结合中医辩证论治与鉴别诊断和西医诊断依据,制定了诊疗计划。一方面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则同步给予针灸、蜡疗、刺络放血、拔罐等传统康复治疗及肢体功能综合训练。就在今年三月份,吴女士右胳膊的神经痛消除了,手能自如伸展握拳,原本忧心忡忡的她开心的笑了,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医生医术高超。
“没想到20多年不愈的腹泻,在传统康复科住院后奇迹治愈了!”72岁的於大爷,20年前因饮食失节致经常腹痛腹泻,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明显加重,每次一吃生冷、油腻及辛辣的食物立刻就会腹痛腹泻,於大爷曾四处就医治疗,但治疗疗效欠佳,也到过专家门诊口服中药治疗,然而症状时好时坏。在入院前一年,於大爷几乎不敢上街,因为走不了几步腹痛难忍要马上上厕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於大爷走进甘肃康复中心医院传统康复科,该科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生活习性以及其他病症,为於大爷制定了诊疗计划:加强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同时给予穴位埋线治疗、中药补肾健脾治疗以及局部艾灸治疗。不到一周时间,折磨於大爷20多年的腹痛腹泻顽疾痊愈,顺利出院。
“曾经有一个门诊患儿姓管,临夏人,才10岁,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深。”杨恂主任告诉记者,来就诊的患儿管某精神状态躁动不安,走路老惦着脚尖,张着双臂,踉踉跄跄,大便干结,7到8天才能解一次,除了无意识的喊叫爸爸、妈妈外不会说一句话。由于从小打针打怕了,看见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就会拳打脚踢。他的行为也很异常,在马路上见到汽车就往前扑,旁人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控制住他。患儿一直被诊断为孤独症。但该科医生发现患儿头发从侧面看有层白霜,似灰黄白色,发梢无光泽,但正面看时正常。根据患儿的外形,医生要求家人再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最终被确诊为“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在我国,这种患病率是万分之一。经过2年多坚持中药治疗后,患儿的症状逐步得到了改善:已能全脚着地,行走平稳,看见汽车不再向前扑了,能够清晰主动地叫爸爸、妈妈,原来木讷呆滞而现在灵活不少,大便正常,可以单独在院子里玩耍。看到患儿管某的可喜变化,有相似症状患儿的几个家庭都慕名前来就诊。
据了解,在传统康复科成立近十年来,已收治各类患者1800余名,诊治各类患者5万多人次,有效率达90%以上,患者满意率达98%。
三、推广创新享誉杏林
目前,传统康复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不断引入新思维,推广新技术,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坚持中医特色,中西医康复三结合,在不断推广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该科医务人员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先后引进和研制出了全息针刺药氧疗法、中药结合传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摄食吞咽障碍等多种特色疗法。多年来,在立足中医的基础上,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余项,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推动了学科建设,提升了学术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日渐扩大知名度。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努力,全科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5 项,获科技进步奖3项,康复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省长基金1项,参与科研项目9项,发明专利1项,完成独著2部,参编著作4部,发表SCI文章1篇。
栉风沐雨,杏林漫步。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传统康复科逐渐走入发展佳境,这里有一支精诚合作、无私奉献的团队,他们不负生命的嘱托,精湛医术修医德,用仁义大爱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妙手回春的佳话,赢回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声声饱含深情的感谢!
来源: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