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2期)白银市多措并举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白银市聚焦师德建设、教师待遇保障、培训培养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多措并举,精细管理,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教师做新时期的“四有”好老师,开展“十大师德标兵”“美德教师”评选活动。2014年,吕转芳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白晨阳、杨佑仪等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名教师获省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获得省特级教师称号;评选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33名,骨干教师216名。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制定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六条禁令”的“十个严禁”。建立师德档案,加强平时与年度考核,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及时劝诫、严肃处理。对2人进行约谈,8人进行批评教育,2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通过选优树模和整治惩戒,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严把教师准入关口。不断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实施办法,对非师范专业毕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通过教育学专业知识测试和教学能力测试双过关的办法,严把资格认定转入关口。因地因需制定教师补充计划,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平衡、老龄化严重等状况,突出农村幼儿教师、音体美和职业教育教师补充,并连续多年列为市政府惠民实事。2014年来,通过省市公开招考招聘中小学、幼儿教师477人,其中专门招录艺术类、体育类教师145人,农村幼儿教师150人,职业院校教师36人,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三是全力落实教师待遇。健全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发放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教师职称“平茬”政策,对教龄20年以上的在岗一线教师解决中级职称,对第一学历为本科且教龄18年以上和第一学历为大专且教龄28年以上的在岗一线教师解决副高职称,对第一学历为中专(中师)及以上且男教龄35年以上、女教龄30年以上的在岗教师解决副高职称。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落实教师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分区域类别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平均补助标准三县不低于每人每月300元,市上将两个城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也纳入补助范围,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200元。市、县财政设立班主任津贴专项资金,从2015年起,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按标准班额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500元、500元标准执行,寄宿制学校班主任每人每月增加特别津贴100元。把农村教师住房和周转房纳入各县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住房范畴,在乡镇建设教师集中居住区,解决教师交流住宿和住房问题。近2年,投入4246万元建成教师周转宿舍项目25个2.34万㎡,鼓励引导教师安心从教。
四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严格落实教师培训政策,教师教育经费达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学校层面将公用经费的8%作为学校教师教育经费。健全完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培训体系,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现地与远程教育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县区、学校之间互学互补等办法,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2014年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28万人次,特别是有针对性地选派238名农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参加了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国家级培训基地高端培训,组织初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200多人赴苏、沪等教育发达地区观摩学习,组织五个县区302所学校1864名教师互相观摩学习,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五是激励教师专业发展。认真实施“三名工程”“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名师带动、网络研修、科研引领、师徒结对、现场观摩、表彰激励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4年,开展了名师届满考核,重新认定名师40名。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3.96%,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26.3%。全市特级教师达到44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达到24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对获得省级特级教师、省市名校长、市名班主任(名教师)在岗履行岗位职责,分别按每年2000元、1500元、1000元标准计发工作经费;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按每年800元计发工作经费。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名师工作室,同级财政每年补助2万元工作经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同级财政按每人每年5000元给予补贴。
六是积极推进教师交流。实行同一县域内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互补余缺。通过实行学区化管理、联盟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秀师资受益面。2014年,从城区学校选派126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讨等形式多样的“送教下乡”活动,从农村薄弱学校选派320名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从学科教师超编学校选派145名教师到专任教师短缺学校“顶岗支教”,促进教育资源城乡交流、校际交流,形成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