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博士帽 甘当小学生——记博士服务团成员、礼县挂职干部刘建华
从国家部委一下子来到贫困落后的小县城挂职锻炼,这对于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博士团成员刘建华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考验。
2013年11月,在农业部工作的刘建华博士,被中组部、团中央安排作为第14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担任礼县县委副书记职务,为当地的经济社会贡献力量。
礼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作为一名农业学博士,在自己挂职期间,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基层群众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是刘建华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上任第一天起,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刘建华就感觉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迅速转变角色,放下博士帽、甘当小学生,努力向地方领导学、向干部群众学、向身边的人学,力求达到了解基层、提升素质、增强服务能力的目的。
到礼县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就深入礼县15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展开调研工作,全方位了解历史、地理、文化、资源、灾后重建、农村和农业发展等情况,全面熟悉县情。
祁山乡康集村是刘建华的双联联系村,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贫困面广是该村的基本特征。初到村上调研,刘建华就被这里的淳朴民风和落后村貌所触动,他在自己的一篇民情日记中写道:“通过平时的下乡调研,走访村民,我亲眼目睹了礼县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
在双联工作中,刘建华以和群众交朋友的心态逐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困难,帮助困难户制定科学合理的致富计划,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很快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2014年年初,经过与乡村班子进行充分的商讨交流,并征求了群众意见,确定了硬化村内道路、种植百亩灯花和半夏、新发展2-3户养殖专业户、加强苹果园建设和管理等民生实事的年度发展计划,目前在他的带领下,这些目标有些已经落实到位,还有些正在落实当中。
康瑞娃一家是该村困难户,今年年初,在刘建华的鼓励和协调帮助下,他通过借款方式,投资15万元建起了养羊场,发展育肥羊100多只,预计年收入达8万元以上,目前他的创业热情很高。
“刘书记平易近人,工作踏实,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一半以上的群众都转变了思想观念,有7户群众建起了养殖场,30多户群众发展起了种植业,开始种植灯花、半夏等中药材产业,出现了竞相创业的良好局面。”村支书康守贵语重心长地说。
刘建华说:“一年甘肃行,一世甘肃情,作为挂职干部,既然有幸来到礼县,就要把自己当成礼县人,而不是做过客。”
在开展工作中,他尊重基层干部,加强与领导、同事和农民群众的沟通,沉下身心,认真分析研究,综合考虑,站在礼县长远发展的角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县情,在对乡镇干部包村、农村低保、项目建设、工业产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旅游开发等基层重点工作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发展和农村现状,撰写了《礼县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礼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几点理解和思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礼县石桥镇干部管理的做法的启迪》等10多篇指导性调研报告,报告思想深邃,见解独特,好几篇在县委常委会上进行了学习交流,为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为了助推礼县特色产业发展,挂职期间,他还先后邀请国家粮食局、甘肃农科院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到礼县实地考察畜牧业,促进全县畜牧产业的发展;同市县农牧局负责人一起赴省农牧局和农业部联系礼县苹果标准化示范园、陇南市农产品标准化监管示范市、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产地追溯平台建设等项目,联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的人员培训、硬件安装、技术操作、管理体系等工作;积极联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推动并参与武都花椒、武都党参、宕昌大黄等3个地标产品的品质鉴评登记工作;带队赴天水市清水和张家川等县考察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指导;并赴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联系苹果产业公益广告,邀请中粮集团“我买网”技术人员来陇南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记者 杨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