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5月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呈现回暖态势
1-5月,兰州市在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呈现回暖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0亿元,同比下降2.4%,但比上月增盈6.7亿元;实现税金136.3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1.1亿元,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上月降低1.1个点。
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特点
1.主营业务收入降幅收窄。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1.1亿元,同比下降13%,比上月下降1.1个点。其中:股份制企业591.0亿元,同比下降12.3%,降幅下降1.6个点;国有企业55.6亿元,同比下降2.6%。
从重点行业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5亿元,同比下降26.8%,降幅比上月下降3.8个点;烟草制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6.0%;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5%。
2.利润总额转亏为盈。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0亿元,同比下降2.4%,但比上月增盈6.7亿元;。其中:股份制企业亏损6.5亿元,比上月增盈3.5亿元;国有企业实现利润8.5亿元,比上月增加2.7亿元。
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而成品油价格上升,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业务出现盈利,致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亏损4.0亿元,但比上月增盈4.7亿元,有效拉动了全市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4.3%;烟草制品业7.7亿元,同比下降7.2%,比上月增加0.5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6.7亿元,比上月增加2.1亿元。
1-5月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情况(亏损为负) | |||
行业 | 1-5月止累计(亿元) | 同期止累计(亿元) | 增长(%) |
全市合计 | 4.0 | 4.1 | -2.4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6.7 | 8.2 | -18.3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4.0 | -8.1 | |
烟草制造业 | 7.7 | 8.3 | -7.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0 | 1.0 | |
医药制造业 | 4.0 | 3.5 | 14.3 |
3.税金总额稳定增长。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保持增长,实现税金136.3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1.7亿元,增长26.8%;应交增值税34.6亿元,增长25.4%。兰州市的重点纳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税金73.0亿元,同比增长55.0%,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消费税率上调所致;烟草制品业实现税金50.4亿元,同比增长3.3%。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1.亏损额减小但亏损面扩大。1-5月,规模以上亏损企业138户,亏损面38.23%,比上年同期扩大6.8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2.3亿元,同比下降14.6%。亏损额增长的主要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额为5.4亿元,同比增长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亿元,增长2.5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1亿元,同比增长75%。
2.企业资金占用情况不容乐观。1-5月,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净额192.7亿元,同比增长15.9%,产成品65.5亿元,同比增长0.8%。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合计的比重为25.54%,比上月增长1.66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用过多、增长过快,一定程度挤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分行业看,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的主要是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40.0%;医药制品业、增长15.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0%;专业设备制品业、增长26.4%。这几个行业的应收账款净额达103.4亿元,占全市的53.66%。产成品增长较快的主要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36%;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1.1%;专业设备制造业、增长11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制造业、同比增长39%;这几个行业的产成品资金占用额达26亿元,占全市的39.69%。1-5月,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负债总额为1344.0亿元,同比增长8.5%,资产负债率为65.13%。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行业的企业出现较明显的财务现金结算不畅,影响到兰州市工业经济效益的状况。
二、措施及建议
1.加强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和分析。一是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重点加强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影响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及时提出预警预测,指导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2.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银行、担保公司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企业与金融部门实现“双赢”。
3.加强协调与沟通力度,共创企业发展优良环境。一是加强与能源、交通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更大支持,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企业获得良好发展。二是在引导、督促企业加快资金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发掘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拓宽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