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景泰:盐碱地从撂荒地到香饽饽的华丽转身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省受此影响的土壤近3万平方公里。近年来,我省通过综合利用农艺、生物、化学、工程及生态措施等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遏制了盐碱地的扩大。
刘学利是景泰县上沙沃镇粱槽村村民,几年前,由于土地受盐碱化的影响,家里的很多地已经被迫弃耕。因为紧邻草窝滩镇盐碱地治理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刘学利就来到养殖示范基地打工,每个月不仅有2400元的收入,而且还能免费学习水产养殖技术。同时,刘学利也开始谋划起了自家盐碱地开挖以后的养殖计划。
景泰县11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位于盐碱区,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27万亩,因盐碱化而被迫弃耕撂荒3年以上的土地有6.5万亩。耕地大面积盐碱已成为严重制约景泰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几年探索盐碱化治理的实践中,景泰县提出了“挖塘降水、拉土造田、渔农并重、治理盐碱”的思路,探索出了以水产养殖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新路径。
2016年,实施水产养殖治理盐碱化的方法在景泰县的草窝滩镇和五佛乡先行先试。用盐碱水养鱼养虾,使得被迫弃耕的盐碱地,通过采取科学措施,实现了“池塘养鱼虾、塘埂种庄稼”的景色。试验证明,在盐碱区开挖鱼塘后,周边耕地的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土壤盐分也淋溶到鱼塘之中,盐碱水不仅适宜鱼虾养殖,而且养殖的鱼虾品质好、味道鲜,再造新田耕作层的PH值和盐分也明显下降,符合多种耐碱植物的生长,周边耕地也可恢复耕种,有效遏制了盐碱扩大趋势。
据了解,我国是盐碱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目前,我省盐碱耕地492.4万亩,占全省耕地的6.1%。近几年,我省耕地盐碱化程度得到明显减轻,并达到“有盐无害”的治理目标。预计到2020年治理和综合利用盐碱耕地的面积将达到110万亩。
记者:苏磊,李青,白银台,苏骁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