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撞“特产”,去景区购物不如去义乌?
光明网评论员 :国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有网友吐槽,“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
中国是传统礼仪之邦,访友邦客,馈赠特产,似乎是个不成文的传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言,“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如今,难得假日出趟远门,到景区买点小商品纪念“到此一游”,显然比在景点里刻字更文明、更有意义。不过,特产不“特”,早就是个让人伤神的话题。几乎每个景区,都能看见卖手镯、卖木梳、卖项坠的这类似曾相识、制作粗糙的商品,同质化、没特点,成为了景区商品的“标签”。
为什么一众景区特产都长了一张“大众脸”?有人戏谑道,这是因为它们忙着在门票价格上做加法,没心思思考关联产业问题。话虽偏颇,理固宜然。譬如西安大雁塔两天两起“照相事件”,游客拍个照片被索千元,不缴费被“扣女友”。凡此种种,皆说明不少景区周边的“生财之道”要么匪化、要么粗放化。特产不“特”,表面看是旅游纪念品“不思进取”,论说到底,是地方旅游产业化不规范、不到位所致。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景区旅游只在门票经济上做文章,关联产业基本缺乏专业规划与科学匹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但旅游业存在结构性不合理、旅游收入分配明显不均的弊端。在发达国家,旅游购物要占到旅游经济的40%-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在旅游财产诸要素的经济形态当中,旅游购物仍然是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软肋。二是旅游创意产业链条不完善,授权与产权意识匮乏、能力短板。正如专家所言,譬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全球许多创意公司、营销公司、版权代理公司进行合作,或许只是一个图像的授权,就能很快生产出极富创意的独特纪念品。在此方面,内地不少景区完全停留在自生自灭的粗放阶段。
让景区特产“特别”起来,这是一举多赢的事。譬如美国华盛顿拥有一批免门票的景点,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众多博物馆,这些景点虽免费开放,但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它们的主要经营收入。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往往身兼纪念性、符号性、实用性、知识性、历史性等诸多特点,不仅赚钱,更承载着文化传承、文明涵养,以及景区与地域营销推广的功能。正因如此,国务院8月公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景区特产都应该是一座“富矿”。不过,如果在不同景区总能邂逅相似“特产”,只会坏了游客掏钱的“胃口”。整饬景区强买强卖现象,不妨与深度打造景区特产结合起来,让景区纪念品真正成为物美价廉的畅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