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晚会从民间挖节目迈出了正确一步

05.12.2014  13:47

   作者:苑广阔

  距2015年央视春晚还剩70多天时间,春晚导演组已深入全国各地寻找民间节目。11月22日,羊年春晚执行总导演杨莱莱来到天津,参观考察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和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目前,央视春晚剧组从基层获得了不少优秀节目作为储备节目,特别是从今年的天津相声大会上,央视春晚剧组便一下子“采集”到了约28个新节目。(12月4日《海南日报》)

  临近年底,关于春晚的新闻又多了起来。导演是谁,节目如何选,哪个演员上了,哪个演员没上等等,消息虽然有真有假,但都能引起坊间的一番关注与议论,这当然也是春晚文化在公众心目中具有非凡影响力的证明。而最近由央视官方发布的一则消息,再次引发公众的关注,那就是春晚剧组开始到民间寻找节目,包括著名的“泥人张”彩塑、杨柳青版画等等,都有可能在春晚舞台上得到呈现。

  而在我看来,虽然每年到了年底关于春晚的消息都满天飞,但今年关于春晚剧组到民间寻找节目的消息,却是多年未曾出现的一个亮点,其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大有讨论一番的必要。回头看看最近几年来的春晚之路,不管是网友、观众还是春晚剧组本身,似乎都在强调节目的“创新”,都想以“创新”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在如何创新上,却逐渐落入窠臼,那就是把创新等同于追求那些时尚、流行甚至说另类新奇的节目。

  让那些时尚、流行的节目登上春晚舞台,让更多人看见当然也没什么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这些节目在登上春晚舞台之前,其实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被无数网友观众先睹为快了,实际上已经算不上是“新节目”了;二,当我们把眼睛只盯着流行与时尚的时候,却忘记了传统文化,忘记了民间艺术。而恰恰是这些被逐渐湮没在时间长河里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因为平时难得一见,反而成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所以“创新”不仅仅是追求时尚与流行,还应该包括回归传统与民间。

  从民间挖掘春晚节目素材,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来说,不管是一段地方戏,还是某种特殊的民间技艺,如果能够有机会在春晚的舞台上得到展示,让全国的观众都看到,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让国人见识和欣赏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这些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其次一点,这些民间节目虽然是传统的,是民间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却是新鲜的,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那么对他们就是有魅力的,有吸引力的。

  所以今年春晚剧组转向民间寻找节目素材,绝对是件值得点赞的事情,说不定就找到了一条提升春晚美誉度,减少观众“吐槽度”的新路子,这当然是值得全国观众期待的。(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