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实现“开门红”
23.08.2016 04:05
本文来源: 发改委
一、及时下达2016年搬迁任务计划249万人,占“十三五”总任务量的1/4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紧紧瞄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生存环境恶劣”和“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等地方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识别过程中,把知情权、参与权、评定权、监督权全部交给群众,确保搬迁对象精准。经过多轮识别,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核定“十三五”时期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共981.5万人。其中,贵州、陕西、四川、广西、湖北5省区的贫困人口搬迁规模在100万人以上。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时下达2016年搬迁任务249万人,涉及22个省(区、市),是2015年全国搬迁任务量的2.7倍。
二、22个有搬迁任务的省份已全部开工,项目开工率达75%
截至8月10日,贵州、陕西、四川、广西、湖北等22个省(区、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启动,有1100多个县实现开工,占计划县数的86%,累计完成投资580亿元。开工项目超过10000个,项目开工率达到75%。其中,已竣工项目718个,已有22.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入住。开工建设安置住房83.73万套,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787个、卫生院所955个、安置区文化活动室1695个。有15个省(区、市)的项目开工率超过70%,其中,重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5省(区、市)项目开工率达到90%以上。
三、新开工项目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严格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严格控制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面积的通知》要求,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各地均能较好地执行人均住房建设面积25平方米的标准。贵州、甘肃等省根据不同安置方式,还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住房建设面积控制标准。部分此前超出国家控制标准的省份,通过调整安置区布局、优化设计图纸、调整搬迁安置对象等方式,认真整改落实。如,湖北省蕲春县聘请专业团队按照“严守政策、经济适用、简洁大方、预留空间”的思路,设计了五种面积不等户型提供搬迁群众选择。根据调度情况汇总,2016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4.68平方米。
四、2016年193.6亿元中央预算内补助投资已下达到县
今年3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两批将193.6亿元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全部下达,用于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是去年补助资金的3.5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第一时间将中央预算内投资分解下达到县(市),目前,已有192.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分解下达到县(市),占补助投资总额的99.64%。中央预算内资金按照区域差异化补助标准进行分配,并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基数。其中,东中部省份按人均7000元标准补助,西部省份按人均8000元标准补助,部分特殊类型地区,按人均10000元标准补助。
五、22个省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全部启动运营,已承接各类资金886亿元
与“十二五”不同,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在加大中央补助投资力度的同时,引入了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极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为承接用好各渠道金融信贷资金,22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投融资平台公司,目前已承接各类资金886亿元。其中,各省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省级投融资平台公司注入资本金596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过专项建设基金向省级投融资平台公司注入项目资本金近190亿元,同时,已向上述平台公司投放长期低成本贷款100亿元。
六、科学选择安置点,贫困群众“搬到哪里去”更合理
各地依托本地安置资源条件,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安置方式。云南、贵州、广西等石漠化地区,因土地资源紧缺,以城镇化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主,便于集约利用土地、统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土地资源相对宽裕,实行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满足不同搬迁对象需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土地资源较为充足的省区,以集中安置和有土安置为主。为方便搬迁群众今后就地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各地主要以靠工业园区、靠产业园区、靠旅游景区、靠交通便利区等为原则选择安置点,将搬迁安置与发展脱贫产业、转移就业紧密结合。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自愿基础上,鼓励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搬迁人口向城镇、园区、景区安置;引导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较差的搬迁人口在中心村或移民新村实行农业安置;对于无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则通过社会保障政策予以兜底。如,安徽省颍上县在安置点规划设计时,遵循“门前一片田,屋后一方园,房顶光伏嵌”思路,为搬迁户房前规划一小块地种植当季蔬菜,屋后规划一小块果园,房顶坡面安装光伏发电板,为贫困户增收提供保障。
七、就业培训和产业扶持力度空前,100多万搬迁群众已明确后续脱贫方式
大部分地方把脱贫工作贯穿于规划选址、搬迁安置、后续发展全过程,在制定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时,同步编制了产业发展、就业扶持和技能培训等计划,多渠道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甘肃、贵州、福建、河南等省份专门出台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山东省针对不同搬迁对象,力争实现重点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有劳动能力有资金需求靠产业脱贫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和技术培训全覆盖、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全覆盖等“三个全覆盖”。河南、广西等省份将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提供创业指导咨询服务。宁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项目带动、村社联建、移民参与”的发展机制,制定创业增收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47万人次,在本地落实就业岗位36万个,拟通过劳务输出实现脱贫32万人,通过产业扶持实现脱贫102万人。
八、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力推进
建立协调机制。 22个省份成立了由省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的省级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协调机制,将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层层分解落实。贵州、广西、湖南等省份专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在人财物上全力保障。出台优惠政策。湖南、贵州、甘肃、湖北等省份出台了省级层面指导性意见或实施办法,配套出台了后续发展、税费减免、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等政策文件。湖南省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有关税费政策,可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节约建设成本约36—52亿元。加强经验推广。22个省份全部开展了政策宣讲。重庆、甘肃、贵州、广西、安徽、湖南等省份编制多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指引或工作简报,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典型。强化督导检查。贵州省成立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派出4个工作组按片区常年开展督查,实行挂图作战;湖北省建立“一天一报告、一周一通报、一旬一督查、一月一拉练”机制,加强项目推进。严格执纪问责。四川、贵州省对部分工作推进不得力的干部进行约谈和问责。贵州省毕节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已对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履职不到位、落实不得力、作风不务实的县乡和部门45名干部启动问责。
本文来源: 发改委
23.08.2016 04:05
故
事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定西市院通过公开答复化解一起信访案件
5月20日,检察
兰铁分院检察长深入东河村开展帮扶工作
5月19日至21日,检察
天水市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5月21日,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