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金秋时节,走进平凉工业园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幢幢干净整洁的工厂车间,生活服务区商铺林立,车流人流不息。乡村与城市、田野与工厂,交织融合成一幅现代生态工业园的美丽画卷。
截至目前,平凉工业园区已有各类企业570多户,经济总量已超2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34户,就业人员5685人。今年以来,园区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新增就业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以生态理念建园,打造绿色GDP
坚持打造“绿色GDP”,是平凉工业园区能够快速发展、产生聚集效应、带动产业链的形成关键因素。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自2006年平凉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后,就委托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把绿色、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融入到现代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企业落户的各个环节。
按照新的规划,园区由西向东依次是商贸加工区、电力工业区、农副产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高新产业区、综合服务区和煤化工区7个功能分区,各个功能区之间保持了科学合理的分布,并由绿化带、生态隔离廊道进行分隔,既保证了相关产业同类型产业的适度集中,也方便了园区对企业的服务与管理。
今年,平凉工业园区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园中园”的发展模式,规划建立了清真食品用品产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3个产业园。
园区党群工作部的樊院红说:“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对于无环评手续的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对于无排污许可的企业,一律要停产整改,甚至关停。”淡化管理角色,强化服务意识
平凉工业园区按照“大园区、大服务、小机构”的原则,无论是园区的8个职能部门,还是派驻园区的相关机构,都一律淡化了行政管理的角色,强化了服务企业的意识。园区在实行“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的同时,还实施了问责制、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帮扶制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据介绍,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园区已将134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并全面实行了“三证合一”企业登记制度。为尽快适应国家商事制度改革、审批权限改革等步伐加快的新形势,园区对企业采取了集中培训、上门服务、发放宣传资料、接待企业咨询等方式进行答疑释惑、帮扶引导。
园区工商管理分局局长付瑜说:“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工商部门实行‘一审一核’制度,企业登记时间全部缩短到5个工作日以内,企业登记、办证一律免费。一些资料、信息完备的企业,甚至可以当日办结,绝不拖延。”
正是由于办事效率提高了,企业负担减轻了,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创业的热情。宏达国盛建材市场总投资5.6亿元占地面积近200亩,招纳客商1200多户,就业岗位3000多个。2015年6月开业以来,经营效益良好。今年3月该市场又进行了二期工程扩建,目前8幢商贸楼主体已完工,预计10月投入使用。
搭建投融资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
为加速园区发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2011年5月,由平凉市政府、工业园区共同组建了平凉泓源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同时,由市政府注资组建了平凉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在这两家公司的基础上2012年10月成立了泓源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平凉工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建立了投资—担保—贷款一体化的融资新模式。
泓源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彦辉说:“‘投保贷’模式的建立,不但缓解了园区自身建设发展的资金压力,也为落户园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融资渠道。”目前,泓源公司自身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资产已由当初的3亿元增长到了15亿元,增长5倍以上,经营范围也已拓展到了多个领域。
平凉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先后为园区120多户企业提供了183笔共7亿多元的贷款担保,并做到了“零逾期、零代偿”。泓源小贷公司,面向园区中小企业项目、创业项目提供贷款200多笔,金额1.5亿元。
今年,平凉工业园区又积极探索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展了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通过政府、企业、银行的三方合作,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缺信心、缺信息、缺信用的问题。目前,园区“助保贷”业务展开,4户小微企业已经获得首批贷款。
由于融资平台的搭建和创业平台的搭建,一批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正在加速落户工业园区。今年截至7月底,签约项目20项,签约资金94.5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3项,总投资约320亿元,已到位资金48亿多元,同比增长19.5%。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2015年度全省35个开发园区的7大类40项指标评比中,平凉工业园区综合排名位列我省省级开发区第二,并连续四年稳居全省开发区十强。
新起点,新机遇。平凉工业园区正满怀发展绿色GDP、打造现代生态工业园区的坚定信念,向建成国家级煤炭深加工示范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等目标坚实迈进!(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