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铁路上的“打冰人” 春运的守护者

08.02.2017  11:03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铁路上的“打冰人

    凌晨1时50分,闹铃声将和衣而卧的魏学平惊醒。打冰点到了,他迅速起身,叫醒了挤在一个炕上的两名工友。按规定进行劳保着装、用兆欧表测试打冰杆的绝缘电阻、检查手电筒电量,一起走出房子,开始了他们夜间的第三次打冰。出发前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来不得半点马虎,春节期间更要认真落实。

    “打冰”是铁路供电部门冬季确保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天兰线新阳镇车站西侧的安林隧道,由于地处群山叠嶂的渭河之滨,地下水丰富,建于五十年代的隧道成了典型的“水帘洞”。因地下水的常年侵蚀,洞内已经满目苍夷、斑驳不堪,一到冬季更是冰柱林立。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牵引供电线路短板跳闸,严重的能烧断供电线路,对陇海线畅通无阻构成巨大威胁。

    新阳镇打冰点是兰州供电段管内打冰工作最为艰巨的一个点。由于降水量大,早晚温差很大,洞内结冰频繁,隔两小时左右就要打一次冰。为了及时清除结冰,打冰职工只能租住在隧道旁边的“庵房”。“庵房”是农民用来看果园的一种简易房,只有3米见方,一个土炕占满大半间。

    夜晚的隧道口只有昏暗的灯泡发着微亮的光,红色的水银柱显示外温零下10度。魏学平一行人不断要时刻留意脚下,防止摔倒,更要留意头顶随时可能掉落的冰挂。“看那儿!”一名工友的手电筒发出的强光锁定了隧道顶部的一处冰溜。尽管两小时前才刚刚打过,可洞内渗水出还是结出了长长的冰溜。魏学平高高地举起打冰杆,用力向冰块根部挥去。竹笋般的冰柱碎成了花掉落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一行人一边走一边用手电照着隧道顶部,每一个人都在仰头仔细地寻找着隧道顶部的冰块,生怕漏下一个。

    完成一次打冰作业要2个多小时,来回走近10公里路。打冰人累出一身汗,走出隧道,一冷一热,人很容易感冒。魏学平扣上帽子,喘着气对记者说:“有个同志感冒的比较严重,已经住院了。

    从新阳镇出发,到安林山隧道西口这个点,进入安林山隧道打完冰,继续向前是蚰蜒咀一号隧道及蚰蜒咀二号隧道,打完蚰蜒咀隧道的冰再返回安林山隧道,每天他们要走七八次近五十多公里路。一双鞋往往半年不到就会磨破。刚刚来这儿打冰,“退走肿那是常事”。

    下午19时左右,他们匆匆吃些饭,就开始一轮的打冰工作。每隔两小时左右打冰一次,一直得忙碌到后半夜。一束灯光从道边“庵房”的窗户缝隙里透出,打冰回来的魏学平他们挤在尚有余热的土炕上。听着一列列火车从他们身边疾驰而过,作为大动脉的守护者,能保持春运列车的正点是他们最大的幸福。(王文嘉 实习生 杨文)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