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绣”出小康路
原标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绣”出小康路
家住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的赵守禄最近心情不错。不过,就在两年前,老赵一家还在为生计发愁。
2015年冬天,一直在外打工的赵守禄,不幸手指受伤,从此不能干重活,赵家的生活水准也一落千丈,陷入了贫困。
转机在2016年。那年,赵守禄申请到5万元无息扶贫贷款,买了农用三轮车,在工地拉运材料,走上脱贫之路。5万元的扶贫贷款不仅帮助赵守禄一家摆脱了困境,而且为他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这,只是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缩影。5年来,有千千万万与赵守禄一样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命运。截至2016年底,我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42.2万人减少到25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2.9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全省再减贫60万人以上,58个国家片区县中有5个有望“摘帽”退出。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欣喜的成绩,与“精准”二字密不可分。不同于以往,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省将扶贫的焦点放在了“精准”上,摒弃了以往“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持续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
正是在不断细致入微的帮扶中,我省下足了“绣花”工夫,首先在产业扶贫方面打开了突破口,对贫困群众“授之以渔”,使他们有条件从事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
在产业的带动下,贫困群众逐步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武山县榆盘镇,陈智明的中药材合作社红红火火,望着丰收的药材,他欣喜地说:“这片冬花亩产量可达到450-500公斤,亩产值将达到12000-15000元。仅我个人就流转土地种植了30多亩,算下来也有三四十万元的收入。”在合作社打工的贫困户尉三成对此也心满意足。“这里山大沟深,靠天吃饭,一亩小麦产量仅500斤左右,收入也就几百元。如今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挣百十来块,我们知足了。”尉三成说。
通过多产融合扶贫,贫困地区有了发展的动力,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农村各项产业也蓬勃兴起。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到2980万亩,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1.95万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12个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在抓好产业的同时,我省多方出击,围绕贫困群众行路、上学、住房、看病等问题,精准发力,立足补齐短板,着力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省设立1000亿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作为平台,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8.53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0000公里;集中供水工程完工33.64%,分散供水工程全部完成。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投资108.96亿元,计划搬迁23.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群众18万人。
为解决贫困群众、贫困地区发展资金难题,我省设立1000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贷款,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供有效资金支持;设立5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资金,重点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倾斜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由原来3年期延长为5年,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434亿元,户均4.5万元,惠及96.4万户398.2万贫困人口。
在教育保障上,我省贫困地区1000所行政村幼儿园全部竣工,贫困县学前三年生入园率达到86%;同时,继续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此外,我省还免除93.29万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保育费、13.75万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学杂费和书本费,3.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学费和书本费。
为防止因病返贫现象,我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进行签约服务全覆盖,全省享受50种大病救治政策5.31余万人次,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控制在3000元以内。
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促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贫困群众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大大缓解,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然而,面对256万贫困人口,“两州一县”、23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3720个深度贫困村,任务依旧艰巨。为此,我省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开展产业扶贫、技能提升培训、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十大行动”,对深度贫困地区给予更加集中和有力的支持。按照贫困程度,依次由省委书记、省长等23名省级领导分别联系23个特困县、包1个特困乡,抓2个特困乡村,聚焦深度贫困,集中推进难点攻坚。全省人民正在努力奋进,以更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更有力的工作举措,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