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留住乡愁 ——会宁县红堡子文化大院见闻

28.11.2016  09:37

  红堡子,是会宁县郭城镇的一个普通村庄。80多年前,因开门迎红军,红堡子有了“支援红军模范村”的称号。

  而今,这个小村子在重新拾起红色记忆的同时,由本村人王东良自掏腰包,一步步建起了一家综合性文化大院。虽然不是青砖碧瓦式的气派建筑,但这里已成为连接城市与农村、过去与现在的文化阵地。

  初冬时节,当记者踏进红堡子文化大院时,见到农闲之余的村民,三三两两从这里进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北两排新建的农家瓦房。从建筑特色上看,它们和周边村落融为一体,并无二致。但每间房屋门楣上挂着的不同牌匾,清楚地告知每间屋子的“特色”:有“会州博物馆”,有“农家书屋”,有“民俗文化展览馆”,也有“红堡子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孝道文化讲习堂”。

  大院的主人王东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目前是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王东良讲,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老古董”,年龄大一些的人几乎都能讲出自家的“红色故事”,传统文化在这里有深厚的积淀。然而,没有人去挖掘、整理这些传统文化,每当从兰州回到家乡后,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王东良说,城里人接受文化熏陶的渠道和地方很多,而对农民来说,公共文化资源有限,很少能感受文化的洗礼。现在,他之所以多提供一些“摊子”,就是想让沉寂多年的乡村文化重新散发芳香。

  20多年前,王东良就开始搜集本村的红色文物,还组织村民把红军故事写成条幅,并把它们集中陈列在纪念馆里。2008年,他说服家人,把自家“大堡子”拆除,建起了文化园,纪念馆也由最初的帐篷改建为现在的堂屋式结构。

  “开始建馆的时候,家里人都反对,最后由于我的坚持,家人就慢慢开始支持我的想法。”王东良说,当时他走家串户到处征集各种文物时,家里人抱怨说,他收来的都是些“破烂”,家里都没地方放。

  建馆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王东良不光把自己全部的工资投在馆里,由于资金缺口大,他还从亲戚处借,向好友借,东凑西借,逐步完善各种展馆。“前后已经花了300多万元,欠了一屁股债,不过现在有点样子了!”妻子王琳抱怨的同时,显得有点欣慰。

  虽然如此耗时费力,但让王东良始终坚持着的,是他心中深藏的红色情缘。原来,上世纪30年代,王家是当地富户,为抵御盗匪修建了土堡,王东良的高祖父王瀚是当地民团团总。1936年9月红军到达红堡子时,王瀚主动打开堡子大门欢迎红军的到来。当时,很多红军就住在王瀚家中,前后长达50余天。“他家除了支援粮食外,还捐了大量的银元和衣物。”村民赵永胜说。

  今年恰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比往年要多。这里陈列的300多件红色文物,既有红军用过的马刀、军号和手雷,也有从村子里征集来的红军生活用品。“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观,学生也比较多。”王东良说,他和妻子一边忙着布展,一边还要随时向游客们解说。

  红色纪念馆一旁的是图书馆,这里已经挂上了“农家书屋”的牌子。通过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党校、省图书馆等多家单位的支持,这里的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其中期刊上千种,这在其他专题图书馆中并不多见。

  在民俗展厅里,大多是征集来的农耕用具、剪纸、戏服、道具、脸谱、乐谱、剧本、海报等,其中不乏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珍品,这些已失传多年的非物质文化,对研究古代戏剧发展、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有史料价值。

  在筹备文化大院的同时,王东良还注重当地文化人才的培养。他发展了一支几十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参与日常管理,并结合重大节日、本地民俗活动,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通过20多年的努力,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红堡子文化大院,已经拥有各类藏品1万余件(套),是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传统文化讲习堂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大院。这里也成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文化科技学习,乡村旅游接待等多功能的文化基地。(记者李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