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8%
原标题:统筹资源大力发展兰州文化产业
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
青城古镇。资料照片
什川万亩梨园。资料图片
中国甘肃网3月18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首席记者 崔亚明 实习生 陈晓强) 兰州是一座因黄河而兴的古老城市,积淀着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化的基因;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和“茶马互市”,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兰州是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商贸和人才中心,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西北地区交通枢纽和文化交汇中心,具有文化产业要素集聚的独特优势,在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进一步发展都市文化产业,日前,兰州市出台《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规划纲要》规定,兰州市将通过建设“中国黄河文化体验之都”、“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名城”,在兰州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空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30%左右增长,增幅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明显高于经济首位度比重,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规划纲要》解读
根据规划,兰州市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布局为统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兰州区域中心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统筹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中心区—辐射联动区—战略互动区”三区交融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中心区
依据兰州文化资源特色、发展基础和重点方向,将兰州都市文化产业中心区布局为“一核、一带、一极、多点”。
一核:即中心城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依托读者传媒、甘肃报业、飞天传媒等文化企业,以文化科技与数字内容、出版发行与印刷、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广播与影视制作等为重点,以创意文化园、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出版印刷产业园、电子商务集聚区、工业遗迹文化体验园、飞天文化产业园为支撑,打造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引领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发展。
该区域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园区:
1.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位于城关区段家滩,核心区占地面积20.49亩。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创意设计、现代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打造集现代文化产品设计、创作、生产、展示、销售、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2.兰州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依托兰州高新区各产业园区、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重点发展数字娱乐、数字传媒与出版服务、文化资源数字化、知识产权及中介服务、研发设计、文物保护等行业,打造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
3.出版印刷产业园。选择主城区合适区域,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吸引省市和外来出版印刷企业入驻,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可承印各种类型和品质,涵盖高中低端的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业务,集编辑出版、发行、印刷、物流于一体的出版印刷产业园区。
4.电子商务集聚区。以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为基础,有效整合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培育和引进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和服务平台,形成涵盖总部经济、创业中心、服务中心、人才培育中心与物流配送等功能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打造富有兰州和甘肃特色的电子商务集聚区。
5.兰州工业遗迹文化体验园区。依托西固石化城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兰州石化文化主题公园,完善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水之韵博物馆,开放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展示兰州有特色的工业文明。
6.飞天文化产业园。位于安宁区工业园,规划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分阶段逐步建设文化物流园、数字出版创意园、高新绿色印刷园,打造集图书物流、出版、传媒、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基地和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新闻出版产业高地。
一带:即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带。立足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建设,以黄河为轴线,加强与临夏、白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跨区域协作,有机串联沿线景区景点,将永靖至兰州段建成“百里黄河文化观光长廊”,将达川三江口至景泰黄河石林建成“百里黄河文化休闲长廊” ,打造一条集中展示黄河文化景观和西部民俗风情的文化产业带。
该区域重点发展八大文化景区:
1.达川三江口景区。主要建设亲水平台、乌篷船、垂钓场、生存能力训练区、欢乐之巅山野游乐区等,打造中国西部黄河上游最具规模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
2.河口古镇景区。发挥河口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保护修缮古民宅、古祠堂、古城墙等遗址,恢复古商贸一条街,打造集旅游、接待、商贸为一体的生态型山水文化古镇。
3.黄河风情线。以黄河市区段为轴线,串联沿岸景区景点,打造城市生态轴、景观轴、文化轴、旅游轴、发展轴。
4.马滩文化岛。位于七里河区“三滩”核心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2.83平方公里。围绕打造兰州“陆家嘴”的目标,充分利用其天然的环岛水系,倾力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岛。
5.仁寿山——天斧沙宫大景区。整合仁寿山景区地质资源、生态资源、温泉资源和天斧沙宫的自然科学价值、旅游开发价值,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一体化集群式大景区。
6.大兰山景区。位于城关区兰山,总规划面积20.6平方公里。主要建设伏龙坪景区、龙文化展示区、兰山山地生态公园、民族村综合服务区、农家生活体验区、温泉疗养中心、营盘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城市东门户等功能片区。
7.“中国第一古梨园”什川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皋兰县什川镇,主要建设什川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梨花谷工程、文化体育休闲基地、兰州魏氏文化研究活动中心、黄河大峡库区航运工程、“世界第一古梨园”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设施。
8.青城古镇文化及生态旅游景区。以青城古镇文化、生态和农业资源为依托,实施古民居文物保护修缮、重点街区改造、农家乐改造提升、魏家大坪农业生态园、小河子生态观光农业园和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建设水烟博物馆、农耕博物馆等,开发古镇周边生态景区及生态农业,彰显黄河古镇魅力,构建兰州文化旅游新亮点。
一极:即兰州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新兴增长极。立足国家赋予兰州新区的“四大定位”,借助实体经济发展衍生文化产业新业态,借助老城区企业搬迁移植文化产业项目,借助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布局文化产业新工程,以“锦绣丝路”、科教园区图书文化景观、华夏青瓷博物馆等重点项目为依托,培育面向中亚、西亚的文化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和新兴业态,打造综合性、统领性、外向性的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极。
多点:即红古、永登、榆中、皋兰等卫星城市多个文化产业增长点。突出地域文化特点,依托各自民俗文化、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业等资源,明确文化定位和产业发展特色,以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为重点,引导农业资源流向文化产业,将古镇韵味与田园风光、都市风尚与原生态景观汇集一处发展文化旅游,扶持培育一批重点文化项目,重点建设几个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都市农业文化旅游试点示范区。
二、辐射联动区
立足兰州都市圈,发挥文化产业集聚与扩散效应,有效利用和吸收省域文化资源,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整体层次和水平,形成互联互通、互为补充、联动发展的格局。
三、战略互动区
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走出甘肃省,融入大丝路,加强与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以丝路文化为核心,以民心相通为载体,共同策划包装跨区域的文化产业项目,促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文化旅游、文化贸易、文化交融与合作并驾齐驱。积极拓展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优化国际文化旅游线路,推动相互间文化精品展演和产品贸易,提升双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和融合度,逐步增强兰州文化贸易市场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