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携多家科研院校谋人才培养 提升获得感

10.11.2020  14:10
图为11月7日,沐浴在晨光中的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 冯志军 摄

敦煌研究院携多家科研院校谋人才培养 提升获得感壮文保队伍

  中新网甘肃敦煌11月10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10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基于“人才是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核心”,该院将加强与北京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敦煌学、石窟保护、石窟考古领域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据敦煌研究院介绍,该院将充分发挥在保护方面形成的产学研体系优势,加大石窟寺保护修复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与模式,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文物从业人员的获得感,稳定和壮大石窟保护研究利用人才队伍。

图为11月8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窟区内游人不绝。 冯志军 摄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近日在敦煌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今年敦煌研究院约有20几个招聘岗位,但吸引了八九十人前来应聘,其中不乏有在国外读完硕士的年轻人“慕名而来”,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敦煌工作,愿意传承“莫高精神”。

  今年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发现120周年,自数万卷古代文献及纸本绢画始见天日起,敦煌学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形成一门“国际显学”,但由于大量出土文物流失海外等历史原因,中国敦煌学研究曾处于落后状态。经过百余年发展,随着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被推出,中国敦煌学研究已占据了国际话语权和主导权。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这得益于70多年来,该院十分重视石窟研究和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聚集了一批石窟保护、考古和敦煌学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敦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尽管院里近年陆续迎来一批批年轻人,但仍处于‘人才紧缺’状态。”赵声良坦言,目前该院人才引进需根据条件循序渐进,但能够感知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后,愿意投入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希望吸收更多人来共同推动文保事业向前发展。

图为11月9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窟区内游人不绝。 冯志军 摄

  在赵声良看来,相较于“大漠围困”的劣势自然条件,敦煌研究院亦有国际合作等独特的平台优势。他解释说,该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非常频繁,每年会有超过100人被派到国外去做学术考察或进修学习,很多年轻人工作两三年后就会被外派出国,且不仅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人员,包括外语讲解员也基本都被外派进修过。

  “我们还有几个在国内领先的国家级的研究平台,这就很容易得到国家级的课题,由此出成果非常快。”赵声良表示,这是一个扎根敦煌的发展优势,如果有年轻人愿意投身学术事业,愿意从事文保事业的话,到敦煌研究院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