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帮扶让脱贫村长效发展

27.11.2015  02:54

漂亮的兰州新区东川村小学

    位于永窑公路边上的永登县通远乡政府依然是20多年前的老样子,灰暗沧桑,在新建的幼儿园和中学教学楼旁边显得格外突兀。“乡政府现在是我们这儿最破旧的建筑,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了。”在乡政府附近开餐馆的当地农民刘福泉笑着说,这几年大多数村委会都建得比乡政府气派,“双联三年来乡村的变化太大了,通远乡建起了最好的学校和幼儿园,现在我们的孩子上学一点都不受罪了。

    从2012年2月双联行动开始以来,对于通远乡来说,除了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方面的变化,农民们能看见的最大改变就是教育条件、教育环境的变化。“大投入、大视野,在短短不到四年时间,我们建成了最好的乡镇中学,有了设施齐备、环境一流的农村幼儿园,可以说彻底解决了今后农村教育在硬件方面的后顾之忧。”通远乡党委书记唐文胜告诉我们,在双联行动的推动下,农村基础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面进入小康目标的临近,已经摆脱了贫困的大多数农村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农村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返乡的脚步,农民返乡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重新回到农村学校,这就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13年以来,随着返乡农民的增加,回来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几乎每个学期都有新增的学生。”武胜驿镇中心校赵校长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农村的教育环境、教学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建最好的学校,有最好的教学条件,才能留住学生。“留住了孩子,也就留住了大人。从长远看,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变和提升,影响着脱贫后农村发展的大局。”武胜驿镇党委书记赵克勤是这样认为的。

    精准扶贫下的第一批“双联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用知识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帮助家庭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有力推动新区城乡统筹发展,这是我们开展教育扶贫的目的和意义。”兰州新区双联办主任郭庭天告诉记者,从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兰州新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深化拓展社会帮扶、政企协作等帮扶模式,进一步加强企业与贫困群众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了党政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助推的双联工作新格局,有效地拓展了双联行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在新区的14万人口中,其中1.5万人是我们的双联扶贫对象。如何尽快帮助困难群众脱贫,除了调整种植产业、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之外,教育扶贫和智力扶贫也是当下我们联扶工作的重中之重。”郭庭天告诉记者,成立于2015年1月10日的新区绿投公司,在成立当天就出资100万元设立“兰州绿投双联爱心扶贫助学基金”。在双联行动中,已向40名困难学生、30名孤寡老人捐助28万元爱心善款。

    “这一批学生,大家都叫他们是双联生。这也是我们响应精准扶贫的一个具体行动,今后这样有针对性的教育帮扶将会越来越多。下一步,我们将设立奖学金制度,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刻苦学习。”绿投公司负责人说。

    “有了人才,才会有脱贫村的长效发展

    “双联工作,不是简单的输血式扶贫,而是一项长期的造血工程。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持续深入,既要让贫困村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又要让农民兄弟有发展后劲,这就面临着一个为农村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问题。其实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培养一个孩子就会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有了人才,才会有脱贫村的长效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帮扶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解决脱贫村发展后劲不足的最有效手段。”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杨增宽告诉记者,作为联扶单位和联扶干部,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协调组织和宣传优势,在项目富民、产业帮扶、捐资助学、送医下乡等方面多动脑子、多想办法,让双联行动真正成为惠泽百姓的民心工程。

    根据市委统一安排,兰州日报社联扶的是榆中县南北山区龙泉乡和中连川乡的水泉湾、高家渠、黄蒿湾3个村。2012年双联行动开始前,这3个村的贫困面都在80%以上,受交通、自然环境等影响,发展滞后。多年来,就医难和上学难一直是困扰当地农民的难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家庭的实际困难,圆贫困山区孩子的大学梦,报社“双联”办积极协调,发动和联系省内爱心企业为南山和北山贫困学子捐助善款。

    4年来,兰州日报社协调发动省内外企业和爱心人士为联扶村持续进行教育帮扶,先后为3个联扶村的300多名中小学生和新入学的大学生提供了200多万元的爱心善款。“贫困地区改变贫困面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学子进入高等学府深造,通过产业扶持让留守人员科学养殖和种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杨增宽告诉记者,随着全市脱贫目标的临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成为今后脱贫村工作的主线,要进一步巩固“双联帮扶”的成果,在教育帮扶上充分利用好政策优势,结合媒体实际,把教育扶贫的各项政策宣传到位,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1+17”政策扶贫的方方面面。

    在有条件的行政村推进幼儿园建设项目

    在刚刚推出的《兰州市教育局关于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中,兰州市教育局推出了一揽子措施,结合全市教育发展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全市农村教育改革发展。

    《方案》提出,按照全市“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以榆中、永登、皋兰三个贫困县和七里河区为主战场,以榆中北山、南山、永登西北片、七里河后山四大“贫困片区”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先输血后造血”的原则实施扶贫。“一事一策”制定扶贫措施的详细计划规划。

    据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从今年起,结合全市教育发展情况实施精准扶贫,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以上。加快实施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工程,推动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到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免收保教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18年,全市贫困地区学校教

    学生活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全市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

    “实施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在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在人口聚集、有条件的行政村推进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并为贫困地区幼儿园配备专任教师和保育员。”市教育局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根据贫困县区和学校学科需求,从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中遴选300名优秀教师分别到皋兰、榆中、永登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支教,承担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研指导,帮助支教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采访札记

    发展的根本是教育和人才

    如果说“双联”行动给兰州市所有的贫困村带来了发展的巨大契机,那么,教育帮扶则给已经脱贫的农村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从刚开始联扶单位单一的助困帮扶,到如今全方位的政策性帮扶和多元的社会助学模式成型,4年来,兰州市的教育帮扶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说实话,兰州市双联行动几年来,教育帮扶的确取得了不菲的成效。然而,今后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持续推进,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方面的政策性帮扶力度应当越来越大,学前教育、职教培训、助学贷款等政府保障性助学措施也该越来越完善。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那就正如兰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朱宗诚和我们交流时所思考的那样:“农村脱贫靠产业、靠项目带动,但是发展的根本是人才。今天有效的教育帮扶,不仅是一时地给一个家庭扶贫解困,更是关乎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未来。”晚报记者肖朝利瞿学忠彭维国文/图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
我市今年第二次排污权交易 7家企业竞价排污权
    兰州晚报讯(记者杜志超)6月30日,兰州日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兰白试验区举行研讨会
    兰州晚报讯(记者何燕)6月30日,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