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救人被砍一刀 父亲后悔教儿子“正直”
当听到女人喊救命时,睡得迷迷糊糊的小勇打了个激灵。
这个从云南大山来到热闹温州的少年,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鹿城区鞋都附近的一间简陋出租房里。他并不知道,这条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巷子里,“家暴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他更不能理解因为“这是家务事”,很少有人出头。
“爸爸,他们在喊救命啊!”正是大年初七,刚钻进温暖被窝的小勇撂下这句话,趿拉着拖鞋冲了出去。
在邻居家,1米7出头的男孩儿看见了一幅“不能忍”的景象:喝醉酒的男主人抄起皮鞋,狠狠地向妻子和女儿砸去,一下又一下,女儿的头被砸出了血。
那一瞬间,“热血就蹿上来了”。小勇始终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家里拌嘴很正常,但男人一定不能打女人和小孩”。他冲过去,一把摁住了施暴的邻居。
“看到别人有危险,怎么能坐视不理?” 初二便辍学的他把“正直”这个词看得比什么都大。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劝架了。前不久,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八,街道上处处挂着灯笼,但邻居却仍不停地打骂小孩,3个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整条街道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可没人站出来。
小勇看了一眼爸妈,径直跑到邻居家,大声喊道,“一家人好好过个年不行吗?干嘛非要打孩子?”邻居听后沉默了很久,最终放下拳头。
这一回,小勇本来也以为邻居会冷静下来。
女人和孩子,被随后赶到的小勇父母带了出去。之后小勇也松开了手。谁也没想到,邻居突然拿起挂在墙上的菜刀,疯狂地向他砍去。
一刀,没砍中。邻居咬牙切齿道:“妈的,老子打人关你屁事。”说着,再砍下一刀。
小勇没躲开。鲜血从脸上喷涌而出,白色短袖一下子染上了红色的印迹,小勇“痛得快要昏过去了”。警笛声已经近了,他走到一面镜子前,看着脸上,裂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小勇被送往医院后的第二天,女主人和三个孩子,匆匆忙忙收拾行装,一早就没了人影。父亲告诉小勇,他曾和女主人通过电话,劝她“不要躲嘛”。
对方沉默了好一会儿,低声说“我也是没有办法”。
锋利的菜刀从皮肤直穿口腔,那道疤在医学上被认定轻伤一级。小勇一个月后才能刷牙,吃饭一度张不开嘴,风一吹伤口就疼。
小勇的爸爸已经开始后悔了。尽管,是他最早教给了儿子“正直”的定义。
“早晓得该多提醒娃娃的,这个世界黑心的人还是多,该让娃娃现实一点儿。”父亲语气里尽是懊恼的意味。
可小勇说,自己从没有后悔过, “可能他们是真的有什么事情吧?再等等,再等等。”这个见义勇为的少年自我宽慰道。邻居和自家一样,都是从云南千里迢迢赶到温州的打工家庭,全家四五口人每月都指着2000多块钱过日子。
账单已经等不起了。雪白色的纸上,医疗费那一栏已蹭蹭涨到了6000多元。五天后,没等伤好利索,小勇便出院了。
如今,伤口已变成了一道10厘米长的伤疤。疤痕从脸颊一路顺到下巴,露出针线密密麻麻的痕迹。
去菜市场,他听见了许多“指指点点的声音”,有人说他是个坏孩子,“自己出去打架搞成这样”。他急得满脸通红,却不敢分辩,一大声说话,伤口会呲呲得疼。
以后出门时,他戴上了口罩。“我能理解他们的,他们不知道真实情况。”这个少年说,自己对温州的印象太好了。他记得,和爸爸第一次到温州时,遇上大雨,是好心人邀请父子俩到自家避雨。
只是小勇的父亲,再也不相信这个城市的温度了。一家人想治好儿子的疤,可整容的钱根本凑不出来,好不容易盼来了“愿意献爱心”的医院,但很快就没了下文。
其实,他也曾为儿子的义举骄傲过,报道了儿子事迹的报纸,还被他细心收藏起来。可更多时候,看见懂事的小勇为了医药费,从天亮到天黑跟自己一起钉鞋子,他心里“特别难受”。
这个逐渐衰老的父亲做了决定,带着儿子回云南老家,再不回温州。
小勇默默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尽管他还是不太明白父亲的担心。
“人总是要讲良心的,那家人肯定会给钱的,这件事儿也一定会给我个公道的,你说对吧?”他冲着电话这头的记者问道。(记者 袁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