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政协委员直指淘宝村“最后一公里”等现实难题
中国兰州网1月26日消息 在今年江苏省地方“两会”上,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王庚等多位江苏省政协委员将关注点指向新兴的农村淘宝。在激发广大农村市场潜力前,“最后一公里”运输难等现实问题就摆在眼前。
王庚专门为此做过调研。他发现,2013年,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到4万亿,在全国占比39.5%,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区域。江苏腹地广阔,具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良好土壤,2013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2万亿元,网络零售额约1800亿元。
江苏在做淘宝村过程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首先是电子商务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低,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解决。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工程,但大多数快递企业只配送到县城或乡镇驻地,很多农村地区还是物流盲点,网购基数较低。
其次是电子商务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江苏GDP居全国第二位,但与京、浙、沪等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电子商务不占优势,缺乏淘宝、天猫、京东等一流品牌,规模较大的电商仅有脱胎于家电销售企业的苏宁易购一家。
另外,农村电子商务未达连片发展的态势。从整体看,虽有一些特色农产品聚集带,但规模不大,尚处于点状发展阶段,尚未连片。发展水平也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和创新型的本地化垂直化电商。
为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王庚一下提出了7个建议。
他认为,企业自主建设电商平台或者在第三方平台上建设店铺,最缺的是资金和技术。资金方面,由于建设电商平台的投资往往不能立竿见影,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政府方面如能适时扶持,有利于提高企业拓展电子商务市场的热情。
他提出要支持第三方“物流中转站”网络建设。农村地区物流包裹密度低,平均配送距离长,单件包裹配送成本高于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的三要素是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消费群体,这三样在农村地区都要培育。应加大乡镇、中心村“物流中转站”的建设,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县、乡镇或者跨地区综合布局中转网络,延伸配送范围。各快递企业的包裹配送到中转站后,由中转站重新组合,统一配送到村。政府对“物流中转站”提供税收、土地占用费优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他还鼓励“80后”、“90后”等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农村电商的广阔蓝海,以高端、精细化农产品销售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小而精”的农村电商企业。积极学习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如武汉的垂直农产品电商“攻城蛋”等。
民革江苏省委一份集体提案指出,农资电商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便利和实惠,也带来了问题和风险,如经营者及产品信息不全、市场监管难度加大、农民索赔难度增大等。
为此,民革江苏省委的提案建议,规范网站宣传行为,加强网站监管力度。从源头上加强质量管理,引导农资生产企业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对在网络交易中购买到假冒伪劣农资的农民先行赔付,由网络交易平台先予以赔偿,属于生产者或者平台内经营者责任的,网络交易平台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进行追偿。
江苏省政协委员黄宗岳认为,“互联网+农业”正处风口,这既是难得发展机遇,也充满困难和挑战。怎样迎风起飞、落地生根,需要决策者、技术研究人员、市场主体的慎思敏行。究竟能走多远、做成什么样,取决于三者对“互联网+农业”的认识接受程度和付诸实践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着农业发展方式变革的程度,决定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