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碧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 

06.09.2017  08:46
原标题:把碧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生态)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叮嘱干部群众:“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云南要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定位,也是国家赋予云南的重要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云南有着独特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以环境监管执法为抓手,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云南取得明显成效。

守护底线

生态网络布局合理

上世纪80年代,当知识分子纷纷“孔雀东南飞”时,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杨君兴却从广东沿海来到绿孔雀故乡云南,一扎便是30多年。这样的选择在杨君兴看来并不难: “云南鱼类物种占全国淡水鱼的40%,别说这一生,就是再多几生都研究不完。

被宣布灭绝的云南闭壳龟被重新发现,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被确认为独立物种,在国内消失多年的彩鹮重新回归滇池,近几年来,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好消息不断。

越来越多的濒危动物得到格外呵护。截至2016年12月,云南省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61个,总面积约28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不仅山中动物更为活跃,云南水质也在不断改善。滇池、杞麓湖成功摘掉“”字,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Ⅴ类,2016年九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2017年上半年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78%,丧失使用功能水体断面比例为4%;与2014年基准年相比,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高了12%,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下降了8%。

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不少物种都是云南特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的亚洲象、绿孔雀,如今在国内只有云南仍有分布。翻开地图更为直观:向东,云南地处长江、珠江等大河上游,云岭大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助于下游地区安全;向南,云南又处于澜沧江—湄公河、红河等重要国际河流的上游。保护云南生态,不仅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更直接关乎我国国家形象。

有减有升

比较优势日益显现

除草靠人工、施用农家肥、引导村民饲养茶园鸡……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控制虫害靠自然。

要是虫害暴发,一只害虫5分钱,雇人手工捉虫。”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表示,有机农业对环境要求高,而未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干净水源,在没有工业污染的普洱并不罕见,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础条件。

大理市上关镇和尾村村民董洪明光卖牛粪,一个月收入就超过千元,而买牛粪的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也利润可观。

如果明年、后年现在的土地也不能种了,只要是为了保护抚仙湖,该让,我也让!”玉溪市澄江区“退房还湖”后的村民谢能,为了保护抚仙湖,种蔬菜用化肥少了,有机肥却多了起来。改变了废物利用方式,洱海的污染源如今却成为云南农民手中的重要资源。

2016年,云南全面超额完成减排任务。2016年与201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62%,氨氮下降3.08%,二氧化硫下降0.54%,氮氧化物下降0.51%。

有减有升。2016年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16个州(市)政府所在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8.3%,较2015年再提高1个百分点。保护环境成为自觉,却并未成为云南发展的桎梏。相反,通过绿色发展,云南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日益显现。

敢吃螃蟹

所有县域定量考核

今年8月8日,曾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点名批评的入滇河道海河从黑臭水体中销号。这个曾经的被投诉大户,如今第三方测评满意度却达到了94%。

根据今年出台的 《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我们简单做了测算,如果区里河道治污不力,最差的情况下,一年被罚款可能高达上亿元。” 官渡区水务局局长姚启说。

2015年5月,云南省环保厅和财政厅共同出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检测评价与考核办法,成为全国首个将所有县域纳入定量生态考核的省份。

用环境质量考核倒逼环境管理转型,有助于真正触动县域党政机关,提高基层环保部门话语权。”云南省环保厅环境监测处处长邓加忠表示。

直面问题,从严整改。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逐项落实整改措施。

截至2017年6月底,总体完成率约为60%。同时,全面启动省级环境保护督察,计划分4批年内对全省16个州(市)开展一轮环境保护督察巡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长效机制和制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从公安、环保联合执法、环保法庭到环保公益诉讼,云南为护航生态文明先行先试。云南省委专门成立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协调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截至目前,云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初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已有坚强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