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状态,书写扶贫开发新奇迹——四论打好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大决战

18.06.2015  10:37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和大决战已经打响,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已经确定。从现在起,全省上下要牢牢聚焦“六个精准”,紧盯“1+17”方案的落实,以用心、使劲、过细、求效的精神和作风,以持续奋发进取的甘肃状态,书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甘肃奇迹。

  状态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长期以来,陇原儿女凭着一股子不甘落后的气与劲,奋发进取,努力拼搏,创造了我国扶贫开发史上的多个第一,告别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这是最为宝贵的精神状态,也是甘肃人民赖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精神支撑。今天,深化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我们必须负重攀爬、中流击水,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无畏的事业担当、以更加忘我的工作干劲,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要始终秉持穷则思变、穷不丧志的精神。甘肃贫困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甘肃虽穷,志气不能穷;甘肃虽落后,志气不能落后。我们必须始终秉持穷则思变、穷不丧志的精神,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焕发参与、支持、推动扶贫开发的热情和干劲,以坚韧不拔、志在必得的毅力和决心,一路跋山涉水、一路披荆斩棘,趟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

  要始终秉持正视滞后、不甘滞后的意志。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我省现阶段最基本的省情。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2017年、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催人警醒,历史责任和百姓期盼促人奋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始终秉持正视滞后、不甘滞后的意志,把滞后的压力变成前行的动力,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以改变山河的雄心斗志,奋发进取,奋力追赶,闯关夺隘,久久为功。

  要始终秉持借助外力、内生动力的品质。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谋划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强化视野外拓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有的有效放矢、搏取最佳效益。激发内生动力是扶贫开发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善谋善干、善作善成的能力,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滞后的面貌。我们必须始终立足内力和外力两个动力,不断开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生动局面。

  要始终秉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的作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实”和“准”。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确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而不能简单地搞“拉郎配”、走形式。“1+17”的政策框架是普惠的,各地在落实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要“无中生有”、培育新兴业态,重点围绕当地发展哪些产业、怎么发展产业、群众如何受益三个问题加强探索实践,打好特色牌,形成规模化,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力,走上致富路。

  要始终秉持艰苦创业、韧性奋斗的精神。扶贫攻坚是一个检验各级干部素质的战场,考验的是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能不能始终秉持艰苦创业、韧性奋斗的作风,也是这场扶贫攻坚战成败的关键。各级干部都要拿出艰苦创业的勇气、驰而不息的韧劲,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锤炼务实干事的作风,带着强烈的责任,带着深厚的感情,扑下身子实干,铆足劲头苦干,真正把抓好扶贫开发作为回报组织、施展抱负、干事创业的重要平台,干出一番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让自己满意的业绩。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面对党中央的殷殷嘱托和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我们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唱好扶贫攻坚的大合唱,打好精准扶贫的整体战,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创造史诗般的伟业。 (评论员)